這是在逼他們做選擇!
可是他們能怎麼辦呢?
某個保守派的官員跟自己的同伴嘀嘀咕咕:“天幕上不是已經說了靖康之恥的原因了嗎?隻要我們不選宋徽宗上位不就好了?”
對啊!
這句話仿佛是給了保守派的官員們一劑強心針,他們的眼神瞬間就亮了!
隻要皇帝靠譜,那大宋就算是不改革,想來也不會落得那樣淒慘的境地!
既然已經知曉了未來,隻要能夠避開那個結局不就行了嗎?乾嘛非要改革啊!
範仲淹和歐陽修等人,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麼更大的阻礙誕生了。
他們都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這次改革,不會比天幕上的那一場還難吧?
【這樣一個根本沒有經過長時間論證,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宣傳、造勢、組織等準備的改革條陳,就這樣倉促的實施了。】
【範仲淹在提出這十策後,隨即再次上書,為自己的十策又提交了一個補充版本。】
【仁宗之所以這般急切又倉促的就將十策實施,完全是因為這十策非常符合北宋的國家利益。】
【這十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精兵廉政。】
【範仲淹的這些政策,得到了其他官員的認可和擁護,也是因為他的這十策,完全就是當時有理想、有抱負、急於改變北宋的北宋文人們的普遍建議和心聲。】
【這其中不少的條款,在範仲淹之前,都是有人提起過的。】
【比如說,宋太宗趙光義時期的王濟、宋真宗趙恒時期的王禹偁,還有與範仲淹同一朝的韓琦等人,都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隻不過他們的建議都隻針對某個方麵,沒有範仲淹的這般全麵。】
【這些在慶曆三年提出並實施的九項政策,便是慶曆新政!】
【隻不過,新政實施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將已經改革過的製度和政策再次改了回來,慶曆新政,宣布失敗。】
看到天幕上的慶曆新政這麼快就失敗了,保守派官員的心重新落回了肚子裡。
哼,他們就說嘛,改革那裡是這麼好改的,看吧?才一年,就已經失敗了!
宋仁宗趙禎和範仲淹等革新派,也被這個短暫的時間給驚呆了。
在他們的設想中,即便新政失敗,至少也能堅持個四五年,若是運氣好的話,堅持上七八年也是有可能的。
怎麼才隻有一年!
一年的時間什麼都乾不了,一年的時間,新政可能都沒有傳遍大宋!
怎麼會失敗的這麼快!
最不能接受的人就是宋仁宗趙禎。
天幕上也說了,新政失敗,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操之過急,若是能夠好好規劃,想來也是可以順利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