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說完,得意的對著蕭何笑了笑:哼,小子,就你還想要跟我鬥,實在是太嫩了,看我這回答!
皇帝的支持確實是變法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我,李斯,還在這段剖析中,加上了對於陛下真情實感的敬佩!!
沒錯,要說能夠壓服四海,舍我朝始皇帝其誰!!
那些嘴比較笨或者思維不是很靈活的臣子們都被這兩人之間又爭又搶的氣氛驚呆了,隨後就開始懊惱,死嘴!你怎麼就不能像這兩個人一樣這麼能說呢!
又被這兩個搶先了!
這樣下去,什麼時候陛下才能看到我啊!
宋神宗趙頊哈哈大笑:“王相公啊!你這不愛洗澡的邋遢習慣,可是都聞名到後世了啊!真的不準備改改嗎?”
王安石緊皺著眉頭,很不耐煩的看向天幕。
這群後人真是不講究,怎麼什麼東西都研究啊!
他愛不愛乾淨,洗不洗澡,關這群後人什麼事啊!
他是北宋的臣子,是變法的主持人,你們這些人不是隻需要看他的政績就行了嗎?怎麼連老祖宗洗不洗澡這種事都要拿出來說!
彈幕上的這些後人,是在看笑話是吧?大膽!竟然敢笑話老祖宗!!
哼,這些人中要是沒有我王家的後人也還好,要是有,那我,那我一定要記仇記到死,死了也得想辦法托夢罵他們一頓!!
王安石心中思緒百轉,麵上卻是絲毫未變:“官家,臣認為,臣的私生活應該還不能影響臣子的腦子。”
“臣變法,用的是自己腦中積累多年的知識和經驗,跟洗不洗澡完全沒關係!”
正說著,一顆虱子從王安石的胡子中爬了出來,宋神宗見狀,指著他的胡子就開始笑。
王安石被笑的莫名其妙,順手捋捋胡須,竟然捋下來好幾隻小蟲!
王安石的朋友們也實在是忍俊不禁,他的好友韓維和吳充,已經決定下了朝之後,趕緊再帶著王安石去澡堂好好清洗一番。
得趕緊想個辦法,到底怎麼才能把人騙到澡堂裡去呢?之前說帶他去喝酒,上次是拿了一本孤本,上上次是寫了一首詩讓他品鑒。
這次要找個什麼借口比較好呢?哦,對了,還得趕緊讓嫂夫人準備好王兄的衣物!!
好友王安石現在是整個大宋的變法主持人,是大宋的門麵,這麼邋遢,成何體統啊!
正在一把接著一把捋胡須,企圖不著痕跡的將胡須中的虱子都捉出來的王安石,突然感覺到一陣惡寒,仿佛有人正在算計他一般。
他狐疑的左右看看,實在是找不出這個人是誰。
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畢竟變法將要觸及很多人的利益,自己被人惦記也實屬應當!
【這屆龍虎榜中,單單做到了宰相之位的人就有九位,而在《宋史》中被單獨列傳的人,更是多達二十四人,甚至可以說,宋仁宗的嘉祐二年開始,往後直至宋徽宗前期,嘉祐二年的進士們都在朝堂上發光發熱,支撐起小半個大宋。】
【更不用說這些大才子們自己還要廣收門徒,繼續為北宋培養新的人才了。】
【蘇軾曾經這樣評價過自己的皇帝和同僚:“仁宗之世,號為多士,三世子孫,賴以為用。”】
【宋仁宗趙禎一手選拔培養的賢臣,足夠大宋三代皇帝使用!】
【這是在蘇軾的角度來看的,實際上,若是宋哲宗趙煦的壽命能夠更長一些,或許也就隻夠兩代,但是對於北宋長遠的發展來看,絕對是一件好事。】
【說完了這千年難得一見的龍虎榜,我們再來說一說這位北宋的君主,號稱世千古第一仁君的宋仁宗趙禎。】
【趙禎能有這麼個好的名聲,除了臣子們的鼓吹之外,他本人也確實是一個很仁慈的君主。】
【自從漢高祖劉邦再次重新啟用廟號製度之後,趙禎是第一位使用這個廟號的皇帝。】
【曆史上的仁宗一共有四位,宋仁宗趙禎,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和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朝洪熙帝和清朝的嘉慶帝。】
【“仁”這個字,作為廟號來說,基本上就是有兩方麵的要求,是一個是要關注民生,經常減免賦稅,另一個就是要虛心納諫,對待臣子比較寬厚。】
【有人可能要說了,要是就這麼兩個品質,那麼大多數的明君都能用得上“仁”這個廟號!】
【這個不假,但是實際上,廟號最終還是由下一任皇帝和臣子們來定,能夠被稱為仁宗,憑借的標準想來也可能比這更加嚴苛。】
【更多的明君則是有更好的廟號選擇,沒必要非得在仁宗上死磕。】
【作為皇帝,整個封建王朝中,權力最大的人,嚴苛其實才是最主要的表現,自從我們的政哥建立的皇帝製度之後,禦下嚴,管理百姓也嚴才是常態。】
【正好今天我們講到了慶曆新政,那就來看看,這位第一個得到了仁宗廟號的皇帝,到底有多麼的“仁”!】
【首先,宋仁宗趙禎的仁,表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個皇帝,應該享受著全宋朝的供奉,享受著全大宋最好的生活,但是仔細查看資料,卻能發現,趙禎卻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趙禎雖是皇帝,但是卻很能體諒彆人,就算是這所謂的彆人,隻不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宮人。】
【有一次,趙禎吃飯的時候,在菜中吃到了沙粒,甚至還將他的牙咯痛了,但是等到周圍的人上前詢問的時候,趙禎卻並沒有說出沙粒的事情,因為他擔心因為這小小的一粒沙,而牽連了所有為他做飯的廚師。】
【還有一次他逛花園的時候口渴了,找了半天沒有找到茶水。】
【隻是這位皇帝卻也沒有讓人專門去為他拿茶水,而是強忍著渴意,回到寢殿才喝上茶,有貼身宮女心疼他,詢問為什麼不曾讓人奉茶。】
【原來是因為花園中本應該有侍從給皇帝奉茶,但是今天卻沒有,趙禎擔憂因為小小的一口茶而讓這些奉茶的侍從受罰,也擔憂因為這一口小小的茶,而攪得整座皇宮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