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百帝之師20(呂雉)_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7章 百帝之師20(呂雉)(1 / 1)

【西漢初年,大家都還是知道克製的,買的人不敢奢求很大的官,買的人也不敢賣出很大的官,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膽子越來越大。】

【東漢末年的時候,賣官鬻爵的情況已經嚴重到了極點,甚至就連朝堂上最重要的三公之位,都可以用錢買到。】

【雖然這一項政策長遠來看是對西漢造成了不良影響,以讓後世人們對西漢的這項舉措萬分詬病,但是在當時來說,是真的為西漢的國庫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大概這項舉措的開創者呂後都沒想到,漢朝後人的膽子這樣大,看到了政策的缺點都沒有進行改變,反而是變本加厲。】

{商業還是很重要的,要是沒有了商業,各種物資沒有辦法流通,社會就會變成一潭死水!}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資料都準備齊全,這樣的話,勢必要與彆人進行物資交換,這種物資交換,就是最基本的商業!}

{劉邦竟然還重農抑商啊!我還以為以劉邦的胸懷,會大膽的發展商業呢!}

{想多了,我國畢竟是農業為主的國家,商人們走街串巷,一向被君王們視為不穩定的對象,所以基本上封建王朝都是重農抑商的。}

{呂後這一點做的還是很好的,所以說,什麼祖宗家法不可變,就看人想不想變而已!}

{改革幣製?等等,秦半兩到底是多少銖啊,怎麼聽主播的意思,八銖錢竟然還要比秦半兩輕?}

{我查過,好像是十二銖。}

{從十二銖變成四銖,變成了原來的三分之一?怪不得百姓不願意呢!}

{這不對吧,漢代承接了大秦,大秦有銅礦鑄造十二銖的錢幣,還能穩定的過上十來年,怎麼到了大漢就窮成這樣了?}

{其實並沒有,秦朝的秦半兩也不都是十二銖,最開始確實是,但是很快,人們便意識到,要鑄造十二銖的錢,銅礦根本不夠用,所以秦半兩後來也是大小不一的。}

{也就是說,秦半兩也是缺斤少兩的?}

{對的,但是秦朝時期,咱們政哥多嚴厲啊,所以那些鑄造的秦半兩,即便是輕,也沒有輕很多!}

{但是到了漢初就不行了,其實這種莢錢說是四銖,實際上還要更輕。}

{劉邦是允許私人鑄幣的,但是呂雉就很有先見之明,她明白私人鑄幣隻會影響國家的安定。}

{隻可惜,呂後雖然看到了大漢的弱點,但是基於大漢什麼都缺,她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我覺得以劉邦和蕭何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到這麼明顯的缺陷,但是他們還是允許私人鑄幣,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解決不了!}

{很可能啊!}

{賣官鬻爵竟然也是呂雉開始實行的?}

{這也沒辦法,國家實在是沒錢啊!}

{呂後是愛護百姓的,常年都維持一個很低的賦稅,百姓們可能覺得國家不從自己的手裡多拿錢就是好事,但是實際上,這樣長久下去,國家手裡沒錢,很多的政策還有公共設施就不能完善,倒黴的其實還是百姓。}

{這個確實,所以稅收還是很有必要的,稅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要再用回到百姓身上的。}

{不過就像主播說的,呂後沒想到這樣一個應急的政策,竟然被漢代的皇帝傳承下去了。}

{前麵的那些明君還好,他們也是賣個官職應應急,到了漢靈帝時期,那就真的是什麼都敢賣了!}

{不不不,至少還是有點底線的,漢靈帝這麼喜歡錢,都從來不敢賣亭侯以上的爵位的。}

{大漢的爵位還是很有含金量的,漢代的皇帝再荒唐,但總體上還是比較精明的。}

改革幣製?禁止民間私自鑄幣?

劉邦和蕭何對視了一眼,他們其實也很清楚,鑄幣這個事情是不能放手讓民間自己來的,可是他們現在也沒什麼很好的辦法啊,誰讓現如今的大漢實在是太窮了呢!

“咳咳,皇後啊,幣製改革的事情,乃公與蕭何曹參等人也是商議過的,可是現在,大漢真的沒有這麼多的銅礦可以供我們鑄幣啊!”

呂雉想了想,問道:“既然民間能夠鑄的出來錢,那就說明大漢是有銅礦的,隻是這些銅礦,都不在朝廷手中,若是我們將這些銅礦收回來,是不是就能有足夠鑄造錢幣的銅礦了?”

呂雉這話說的實在是發人深省,對啊,既然民間可以自己鑄錢,那就說明民間是有銅礦的,為什麼不能把這些銅礦都收歸大漢所有呢?

劉邦的眉毛眼看著就要飛舞起來了,張良沉吟了一會兒,出列道:“陛下,就算是我們把銅礦收歸,那也不一定能夠遏製民間私自鑄幣,錢幣隻需要打了模子就能鑄,沒什麼防偽措施,誰能分得清國家鑄造的錢幣和民間私自鑄造的錢幣呢?”

蕭何出列道:“陛下,留侯說的在理,不過之前天幕上說起武帝的時候,曾經說起過武帝的五銖錢的防偽措施,我們不妨就學一下武帝!”

對啊,之前講到漢武帝的時候,可是說起過五銖錢的防偽措施的,既然這樣,他們直接拿來用不就行了?

可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人將手中的銅礦交出來,還有就是,武帝當初改革幣製,可是將民間的錢幣基本上都收集起來了,可是現在,大漢初定,強行征收百姓手中的錢幣,真的不會讓百姓們造反嗎?

他們想要改革幣製,是為了讓大漢能夠更加安穩,但若是因此讓大漢再次陷入飄搖動蕩,那不就是得不償失了?

武帝初期,大漢經過了多位明君的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國家穩定,百姓們也過得比較安穩。

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武帝的幣製改革都用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才完成,以他們現在這種一貧如洗的情況,能成功嗎?

所有人都想到改革幣製的困難之處,哎,想要改革幣製,難啊!


最新小说: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 我的男友是西索 人性的鐵律實用寶典 符針問骨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職業舔狗撩到病嬌,我遭老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