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營業廳的電子屏閃爍著紅綠數字,周明坐在角落的長椅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四川長虹的股價走勢。今天是7月28日,他全倉買入這隻股票已經十天了。
"18.3元了!"旁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股民拍了下大腿,"小周,你這眼光可以啊,十天漲了快兩塊錢!"
周明微微一笑,沒有接話。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按照前世記憶,到八月底,四川長虹將突破30元大關。
營業廳裡人不多,1997年的A股市場還沒有後來那麼火爆,散戶大廳裡大多是退休老人。周明這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顯得格外紮眼。
"小夥子,你為啥這麼看好長虹啊?"一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湊過來問,"現在都說家電行業飽和了。"
周明合上手中的筆記本,隨口道:"國家要啟動農村電網改造,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家電需求會暴增。長虹作為行業龍頭,業績至少翻倍。"
這番分析讓周圍幾個老股民都圍了過來。周明心中暗笑,這哪是他的分析,分明是前世長虹董事長在年報發布會上講的原話。
"有道理啊!"金絲眼鏡男推了推眼鏡,"小兄弟在哪高就?看著年紀不大,分析得挺專業。"
"剛高中畢業。"周明謙虛地說,看了眼手表,"抱歉,我得走了。"
走出營業廳,熱浪撲麵而來。周明眯起眼睛,七月底的陽光毒辣得很。他騎上自行車,直奔電子城。昨天李父打電話說又收到一批網吧退役電腦,需要他去看貨。
電子城二樓,李誌強正滿頭大汗地幫父親搬運電腦主機。看到周明來了,他立刻放下手裡的活。
"周明!你可算來了!"李誌強用袖子擦了擦汗,"我爸跟網吧談了個大單子,二十台!"
周明眼睛一亮。上次的十五台讓他賺了一萬六,這次規模更大。他蹲下身檢查這批電腦的成色,大部分是去年才上市的奔騰133機型,配置比上一批更好。
"多少錢?"周明直截了當地問。
李父伸出四根手指:"網吧老板要價四千,不還價。但這批機器成色新,很多隻是鍵盤鼠標壞了,主機沒問題。"
周明快速心算:二十台總成本四千,加上維修費用兩千左右,轉手能賣五萬多,淨利潤超過四萬!
"我全要了。"周明毫不猶豫地說,"還是老規矩,您負責維修,我負責銷售,五五分成。"
李父搓著手笑了:"小周啊,這次我想換個合作方式。這批貨我自己吃下,你幫忙銷售,給你20%提成怎麼樣?"
周明眼神一冷。看來上次合作讓李父眼紅了,想甩開他自己乾。果然在利益麵前,什麼交情都是假的。
"行啊。"周明表麵不動聲色,"不過我之前聯係的幾個大客戶,都得重新談條件了。"
李父臉色微變:"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周明聳聳肩,"師大張主任是我爸同學,市圖書館采購科長是我媽表弟,他們買我的麵子,不是買電腦。"
這話半真半假,但足夠讓李父掂量掂量。果然,老頭立刻換上一副笑臉:"哎呀,小周,叔叔跟你開玩笑呢!當然是按老規矩來!"
周明心中冷笑。商場如戰場,哪怕是小生意也充滿算計。前世他三十八歲才明白的道理,這一世十八歲就懂了。
談妥細節後,周明婉拒了李父留他吃飯的邀請,獨自來到電子城一樓的公用電話亭。他撥通了蘇雨晴留給他的號碼。
"喂,師大計算機協會。"電話那頭是個男聲。
"您好,我找蘇雨晴學姐。"
"稍等。"
片刻後,蘇雨晴清脆的聲音傳來:"我是蘇雨晴,哪位?"
"周明。上次在證券公司門口遇到的,賣你電腦那個。"
"哦!記得!"蘇雨晴聲音立刻熱情起來,"正好想找你呢,今晚七點協會有個小型聚會,你來嗎?"
周明看了眼手表,下午四點:"沒問題,地點在哪?"
"師大實驗樓302,到了給我打電話,我下去接你。"
掛斷電話,周明騎車回家。他需要準備一下,今晚的聚會可能是打入本地技術圈的關鍵一步。
家裡沒人,父母都上班去了。周明衝了個涼水澡,換上乾淨的白襯衫和牛仔褲,從床底下取出一個鐵盒,裡麵是他這段時間賺的大部分錢——兩萬八千元現金。
他數出五千元放在身上,其餘的重新藏好。這五千是他準備投入股市的第二批資金,等長虹股價回調到20元左右再加倉。
六點半,周明騎車來到師範大學。校園裡綠樹成蔭,比外麵涼爽不少。實驗樓前,蘇雨晴已經等在門口,白色連衣裙襯得她膚若凝脂,與上次的乾練形象截然不同。
"來得真準時。"蘇雨晴笑著迎上來,"今天來了十幾個人,都是各校計算機愛好者。"
周明跟著她上樓,心跳微微加速。302教室已經坐了十幾個人,男女比例大約三比一,年齡都在二十歲左右。看到蘇雨晴帶了個陌生男生進來,所有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給大家介紹一下,"蘇雨晴拍拍手,"周明,今年高中畢業,電腦硬件專家,最近在倒騰二手電腦生意。"
幾個男生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周明不慌不忙地從包裡拿出一個軟盤:"我自己寫了個小程序,可能對大家有用。"
一個戴黑框眼鏡的瘦高個接過軟盤,插入教室的電腦。幾秒鐘後,屏幕上出現一個簡潔的界麵。
"這是...網吧計時管理係統?"黑框眼鏡男驚訝地問。
周明點頭:"我去網吧打工時發現,老板都是用紙筆記時,經常出錯。這個小程序可以自動計時、收費,還能統計上座率。"
其實這程序是他前世大學時幫網吧老板寫的第一個作品,簡陋得很,但在1997年,這種應用還很少見。
教室裡立刻響起議論聲。一個穿格子衫的男生擠到前麵:"這思路不錯!但功能太簡單了,如果能加上會員管理、遠程控製就更好了。"
"正有此意。"周明微笑,"我打算開發一個完整版的網吧管理係統,包括會員製、遠程監控、遊戲更新等功能。"
"那需要服務器端和客戶端配合,"蘇雨晴眼睛發亮,"用TCP/IP協議通訊?"
周明心中暗喜,這正是他想要的反應:"沒錯。而且未來可以擴展到連鎖網吧集中管理,甚至做成互聯網服務平台。"
"互聯網服務?"黑框眼鏡男皺眉,"現在國內網吧才剛起步,哪來的連鎖?"
"三年內,全國網吧數量會突破十萬家。"周明斬釘截鐵地說,"五年後,個人電腦將普及到每個家庭,網吧將轉向高端遊戲和專業服務。"
這番預測在1997年聽起來像天方夜譚,教室裡一片嘩然。
"吹牛吧?"格子衫男嗤笑道,"你知道一台電腦多少錢嗎?普通家庭十年都買不起!"
周明不慌不忙:"1990年大哥大要兩萬一部,現在手機價格已經降到五千以內。技術發展的速度遠超想象,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每18個月性能翻倍價格減半。"
這番專業分析讓質疑聲小了下去。蘇雨晴若有所思地看著周明:"你從哪知道這些的?國內還沒什麼關於互聯網的書籍。"
"《連線》雜誌,"周明隨口編道,"我表哥在美國,每期都寄給我。"
聚會持續到晚上十點。周明憑借遠超時代的技術眼光,很快成為討論焦點。散會時,蘇雨晴主動提出送他出校門。
"周明,你剛才說的那些...是真的嗎?"走在林蔭道上,蘇雨晴突然問。
"哪部分?"
"關於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蘇雨晴停下腳步,月光下她的眼睛閃閃發亮,"你真的相信五年後電腦會普及到每個家庭?"
周明望著遠處的燈光,語氣堅定:"不止相信,我打算親身參與這場變革。互聯網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購物、社交、娛樂、工作...一切都會不一樣。"
蘇雨晴深吸一口氣:"我有個師兄在清華計算機係,他說美國已經有人在搞網上書店了。你覺得在中國可行嗎?"
"亞馬遜模式?當然可行,但不是現在。"周明實話實說,"國內網絡基礎設施太落後,支付和物流更是大問題。未來三到五年,網吧才是互聯網普及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