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正常,美國是籃球的發源地,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創造。
而且,美國的籃球體係非常完善。
是的,非常完善。
很簡單的道理,所有體育運動的根基都是人。
美國籃球厲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很多高校的籃球隊能直接對接NBA,而進NBA就等於是賺大錢改變命運。
彆看有些球員聽起來就身價幾十萬,好像是小垃圾,但實際上生活中,能月入一萬的人都是少之又少,所以說隻要進入了NBA就算是再邊緣的角色球員,也相當於是完成了階級跨越。
學校給NBA提供人才,NBA給人才提供上升渠道,然後這些人才把NBA的影響力進一步推高,然後NBA又能給更多喜歡籃球的人才提供機會。
如此往複,從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而金字塔的低端有多寬,上層就會有多高。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龍國足球搞不起來,以及外界為什麼普遍不看好沙特足球一樣。
問題不是金元足球,越多的工資,必然會讓更多人的從事這個行業,這是好事,但龍國和沙特沒有打通國內的上升渠道。
本國的年輕人找不到踢足球的出路,無法從足球行業賺錢,自然不會從事足球這個行業,畢竟人要吃飯。
沒有本國人才從事這個行業,俱樂部就隻能從外部引進球星。
但這都是一時的,內部循環跑不起來,隻能一直靠燒錢來引進外部球星。
當然,有人會說沙特石油佬有錢,燒不完,但問題是,久而久之,因為本土居民參與不進來,最後關注度也會下降。
球星和明星差不多,俱樂部和藝人公司也差不多,都是靠影響力賺錢。
影響力和關注度下降會收益下降,而收益下降帶來的就是投資方撤資,甚至來說,沙特要的直接就是國際國內的關注度以及影響力,這兩玩意兒沒了,沙特還搞毛足球。
沙特現在就陷入了這個問題,C羅在沙特十塊錢一張的門票,現場甚至都坐不滿。
誠然,C羅現在拉胯的表現是一方麵,但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是足壇數頂流,但問題就是,沙特國內的普通人接觸不到足球這個行業,自然也就談不上太多熱情,新鮮勁過了就是該乾嘛乾嘛。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基本上所有歐洲聯賽,包括日本的J聯賽都需要有好幾級的青訓梯隊才能進入頂級聯賽是一個道理。
因為青訓梯隊不僅僅是用來選拔人才,同時也是給了當地孩子一個從事足球行業的機會。
青訓是要給球員發薪水的。
有薪水,就有人願意嘗試去賭一把,而一個孩子進入足球項目,就是一個家庭開始接觸足球,這相當於是在把盤子做大。
美國沒什麼籃球青訓,但校園籃球發展的很好。
在美國,籃球打得好,很多高中大學都會特招並且發一些獎金,而且大學畢業後能直接進NBA選秀,這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青訓。
更何況,這個年代的NBA比賽是真的好看。
毫無疑問,隨著時間來到比賽日當天,整個洛杉磯的大街小巷上全都是穿著湖人與凱爾特人隊球衣的路人。
當他們發現坐在敞篷賓利的副駕駛裡戴著棕色墨鏡,身穿白色T恤的陳默時,人群立刻激動起來,一個個站在路邊對陳默招手尖叫。
陳默也沒耍什麼大牌,笑嘻嘻的朝兩邊人群招手,甚至還在等紅燈時給幾個興奮衝到路中間的球迷前麵。
當然,也沒簽幾個名字,畢竟是在路中間,很快,交警就過來驅散了人群,不過有趣的是,這白人胖交警在驅散人群之後,偷偷讓陳默在他的手臂上簽下了名字。
監守自盜了屬於是,不過陳默也不在意,笑著簽完字與交警握手示意後,便在交警感激的目光與路人渴望的注視下擺擺手,朝著斯台普斯體育中心絕塵而去。
斯台普斯說是湖人主場,但這裡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體育中心。
1999年年底建成,建設費用接近四億美刀,比酋長球場還是少一些。
不過,耗資雖然沒有酋長球場多,但這個體育中心的隊伍可不少。
不僅是籃球的湖人與快船,冰球項目洛杉磯國王隊的場館,澳洲足球洛杉磯複仇者隊的場館也都在這裡,說是體育中心是一點也不為過。
毫無疑問,當大黃色的賓利停靠在斯台普斯體育場的門口,當陳默牽著身穿白色孕婦長裙的月池薰,在身穿大紅色露背裙的可莉的帶領下走上紅毯,兩側的記者與球迷都是瞬間瘋狂。
尖叫連連,無數閃光燈瘋閃,很快,在一名有些禿頂的耐克高管的帶領下,陳默與高管有說有笑穿過球員通道,來到了湖人隊的主場。
湖人隊被稱為紫金軍團,原因就是因為湖人隊的隊服是黃色和紫色,而且不僅是隊服,整個場館的一萬九千個座椅以及地板的主色調也都是黃色與紫色,非常帶有湖人特色。
現在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場館內的觀眾還沒完全坐滿,在高管的帶領下,陳默與兩個妹子一路來到第一排座位,而毫無疑問,隨著陳默的亮相,現場又是引起陣陣驚呼。
兩萬多人的注視驚呼,氣氛還是有點熱烈,不過對於陳默這個常年在六萬人以上球場踢球的人來說,沒啥太多感覺,依舊是笑眯眯的與耐克高管聊天。
沒聊一會兒,現場的音樂聲漸漸變小,當主持人的聲音響徹穹頂之時,在陳默伸頭的觀望下,整座球場的光線也暗了下來,但下一秒,隨著幾束聚光燈的打下,以科比加索爾為首的湖人球員從球員通道內一邊與隊友擊掌,一邊跑出。
沒啥意外,在全場球迷的驚呼聲中,在好幾台攝像機的跟拍下,科比列起標誌性的笑容,張開雙臂快步走向陳默,而陳默也是笑著起身給了科比一個擁抱。
毫無疑問,這一幕徹底點燃全場的氣氛,一部分球迷站起身鼓掌,一部分球迷興奮的吹著口哨。
陳默是這幾年足壇人氣最高的球員,而NBA這邊,這個年代有個稱呼叫做“東艾西科南麥北卡”,說的就是艾弗森、科比、麥迪以及卡特。
不過老實說,雖然名頭是並列,但名頭這玩意兒.
就好像絕代雙驕一樣,其實也不那麼準確。
這東西南北四大分衛裡,艾弗森、麥迪和科比的人氣以及實力明顯都比卡特高出一截,而這三人裡,又屬科比的榮譽最多。
而且,歲月不饒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艾弗森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麥迪的傷病也開始變得頻繁,再加上那隻大鯊魚徹底變成諧星,現在NBA的頭牌就是科比。
NBA的頭牌與足壇頭牌的碰麵,能不引起轟動那才是出了鬼!
旁邊的攝影師記者們對著兩人瘋狂按快門,腦海裡甚至都已經想好了文章的標題——《王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