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的手怎麼那麼粗糙?”
“挖野菜挖的。”老頭給出了答案,“這鬼天氣,多長時間沒下雨了,地又乾又硬,野菜長不大,根兒還深,挖一棵得費半天勁兒……你細皮嫩肉的,應該是沒遭過這罪吧?”
“哦。”
劉根來沒在意老頭的譏諷,知道老頭的手為啥這麼粗糙就夠了。
他可不想跟盜墓的打交道,搞不好哪天就得被牽連。
“這東西值錢嗎?”這才是劉根來真正想知道的。
“一個破石頭做的,值個屁錢?”老頭撇撇嘴,“這玩意兒的價值在於做研究,搞學問的有幾個錢?你就是捐上去,頂多也是給你個獎狀,不頂吃不頂喝,屁用沒有。”
老頭又拿起了那個鼻煙壺,“要是賣錢,這玩意都比你那東西值錢。”
“吹吧你!”劉根來才不信。
“吹?”老頭來勁了,“你彆瞧不上這東西,它雖然跟端王府不搭邊,但絕對是老物件。”
老頭打開手電,照著那個鼻煙壺。
“你看這畫工,再看看這顏色,還有圈口的雕工,都是禦製水準,還有明顯的道光嘉慶時期特征,最關鍵的,它是一整塊上等和田玉挖出來的,那塊破石頭怎麼跟它比?”
“那你說說你這玩意值多少錢?”劉根來懶得跟他強嘴。
“最少五十。”老頭伸出了五根手指。
“切!”劉根來撇撇嘴,拿起那個東西,揣進懷裡。
倒不是覺得老頭的報價高,而是按照老頭的說法,他拿出的那件東西連五十塊都不值。
怎麼可能?
這東西在普通人眼裡可能不值錢,但遇到了對的人,絕對能賣出天價。
它的背後可是一個時代的曆史和文化,豈是一個小破鼻煙壺能比的?
捐出去?
劉根來可沒那麼高尚。
就是要捐,也不是現在。現在捐出去,到了起風的時候,多半會被當成四舊之一,被破成碎塊。
至於高價賣到海外,劉根來壓根兒就沒往這方麵想。
這類東西都是民族瑰寶,那些毛都沒進化掉的猴子懂個什麼?
就算砸了,也不賣給他們。
“你有糧食嗎?”老頭忽然壓低聲音,湊到劉根來耳邊問著。
“你想乾什麼?”劉根來往後縮了縮身子。
“能吃得起鹵肉,還有大白饅頭,你肯定有辦法弄到糧食。”老頭又咽了口唾沫,“五斤棒子麵,這個鼻煙壺就歸你了。”
五斤棒子麵?
這麼便宜!
劉根來眨眨眼睛,腦子裡忽然泛起了他在肆平的時候,用糧食跟李瞎子做的那筆交易。
兩個這樣的鼻煙壺才抵得上一顆三十年的人參……人參買貴了!
“二斤。”劉根來換了個價。
“最少四斤。”
還能降……李瞎子賺大便宜了。
當時怎麼不跟他好好講講價呢!有點糧食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最多三斤。”
“就四斤,再少我就不賣了。”老頭咬著後槽牙。
“三斤半,多一兩也沒有。”劉根來轉過頭,不再搭理老頭。
“你贏了,三斤半就三斤半。”老頭心一橫,“明天晚上,你把糧食拿來,提前說好了,你要是往裡摻替代糧,我可不要。”
三斤半棒子麵就能換這麼好的鼻煙壺,劉根來頓時覺得那兩根人參老值錢了。
可惜,賺便宜的是人家李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