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打井,用個鑽頭能鑽到地下幾十上百米,留個管子就能出水。
現在打井,得靠人力挖。
土軟用鐵鍁,土硬用鐵鎬,挖到石頭還得用雷管炸,挖出來的井方方正正,直上直下。
等挖出水了,再用石頭回填,在中間留個井口。回填的石頭不光能過濾雜質,還能防止塌方。
挖井的時候,在井口上用三根又粗又長的樹乾做個三角支架,吊上滑輪,把井下挖出來的土拉上來。
劉栓柱乾的就是這活兒。
這活兒看似輕鬆,實際最累,挖土累了還歇一會兒,拉土再累也得一口氣把土拉上來。要是拉到一半沒勁兒了,一筐土砸下去,搞不好是要死人的。
當然,一個生產隊二三十號壯勞力,拉土的肯定不止劉栓柱一個人,但真正出大力的還是劉栓柱。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讓他能吃飽肚子?
“大哥,大哥,你來了。”
根喜根旺和一幫孩子都在旁邊玩著,見到劉根來,倆人隻是打了聲招呼,就繼續玩去了。
這麼大的孩子就喜歡在這種工地上玩兒,大人的心思都在挖井上,誰也沒空管他們。
劉根來不想煞風景,也沒搭理小哥倆,來到井邊,扶著三角架子往下看著。
下麵三個人在乾活,已經挖下去六七米了,土倒是挺濕的,就是不見水。
“我這兒沒事兒,看看你爺爺去。”
劉栓柱指了指百十米外的一堆人,“你爺爺非要下井,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
“我去看看。”劉根來笑了笑,“我媽哪兒去了?”
“下地乾活呢!挖井也不能耽誤生產。”
這會兒,滑輪上的繩子晃了一下,劉栓柱和兩個幫忙的一塊兒使勁兒,往上拉著繩子。
劉根來看了一眼滑輪。
怎麼就一個?
兩個滑輪應該更省力吧!
他前世上學的成績雖然不咋地,但也知道什麼是定滑輪,什麼是動滑輪——村裡人都是死腦筋,也不知道弄個滑輪組。
再一想,劉根來又樂了。
他有點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村裡人連飯都吃不飽,還滑輪組?有個滑輪就不錯了。
沒一會兒,劉根來就來到了百十米外的井口,扶著三角架往下一看,果然看到了劉老頭。
劉老頭倒是沒乾活,蹲在地上來回扒拉著土。
好在井下地方大,足夠四五個人轉開身,多他一個閒人也不耽誤彆人乾活,要不,怕是早就有人嫌棄了。
“爺爺,你乾嘛呢?”劉根來喊了一聲。
“喲,大孫子回來了。”劉老頭扶著井壁,仰脖看著,又衝劉根來招了招手,“下來幫我看看,我覺得這塊石頭下麵有水,他們都不信,不想往下挖了。”
“你說的倒輕鬆,這塊石頭多大,炸都炸不開,下麵有水又能怎樣,誰還能把石頭拉上來?”旁邊一個正在挖土的中年人甕聲甕氣的說著。
劉根來看了一會兒才認出來,周連安,五隊隊長。
“我下去看看,你們幫我拉著繩子。”
爺爺都喊他了,還是當著外人的麵,他肯定不能讓爺爺下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