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狩獵聯盟還未成立之前,各州尚未被劃分,各地多以國家來劃定範圍。既然有國家,那麼自然有君王,同樣也就存在戰爭!
古州與滄瀾州相鄰,為爭奪領土而戰爭不斷。
直至古州出了一位千年難得一見的帝王,他統治了如今整個古州的地域。並以舉國之力向如今的滄瀾州發起進攻。
但在那個時代,滄瀾州也有屬於自己的天驕。
一位名叫“燕縱橫”強者一人一劍於滄瀾州的邊界擋下了千軍萬馬!
作為個人武力可以決定世界走向的高武世界。
這一戰最後演變為了燕縱橫與那位君王的個人戰鬥。
戰鬥的結果,至今已經不可考究。
無論是燕縱橫的後人,還是那曾經統治整個古州的王國都已經消失在了漫漫曆史長河中。
如今,滄瀾州和古州各執一詞,都認為己方獲勝。
但不管是哪一方最終勝利,古州的鐵蹄始終沒有真正的踏入滄瀾州。
留下的證據,便是呂修此刻眼前的這座“千仞山脈”。
於星喙的背上,呂修遠遠的就望見了千仞山脈。
名為千仞山脈,坡度卻將近垂直的90度!比起山脈,它更適合被稱為壁壘!千仞山脈整體呈現青灰色,據說它曾經十分的光滑,現在卻是格外的粗糙,且沒有半分雜草。
千仞山脈便是那場大戰的遺留,據說是燕縱橫一劍劈開了那位君王所砸來的岩石,這垂直的坡度便是因此而來。
除此之外,上麵還留有重力!
這重力極為特殊,並不是固定,而是隨進入者自身的等級和深入程度決定。
等級越高,越深入千仞山脈,所承受的重力倍數也就越高!
正是這垂直的坡度和特殊的重力,隔絕了古州和滄瀾州之間的交流。
之後數百年,哪怕古州或者是滄瀾州懷著吞並對方的心思也很難付諸於行動。
如今,滄瀾州與古州之間的交流,商隊多是走水路,繞千仞山脈一圈前往古州的港口。隻有少數對自己實力有著充足信心的人才選擇翻越千仞山。
而呂修就是這少數人。
倒不是他沒事故意找事做。
一是翻越千仞山可以節省起碼一個多星期的路程。
二是千仞山脈也算險地,一年到頭並沒有多少人翻越、深入。
在呂修看來,這裡便是和金荒頂一樣,是個尋寶的好地方!
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尋寶,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呂修便來了。
星喙於千刃山脈下的第一大城“千鈞堡”城門口落下。
千鈞堡,古時滄瀾州與古州交戰時建立起的戰爭堡壘。不過,因為百年不曾有過的戰爭,它現在也已經完全沒有了戰爭堡壘該有的模樣,隻是一座尋常城市。
不過背靠著如此特殊的千仞山,這些年似乎成了滄瀾州名聲在外的旅遊城市,或者說...試煉城市。
走進千鈞堡,呂修把書中仙境裡的柳夭夭帶出來,兩人一起觀賞當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吃一些當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