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父親神猴,慈愛的母親岩魔女……造就了雄鷹一樣民族……”
“尊敬的聶赤讚普……您是明燈……吐蕃因您而崛起……”
“賢明的鬆讚乾布……替天行道……澤被大地……”
論弓仁唱的是吐蕃的軍歌,依照吐蕃的傳說,吐蕃人是獼猴與岩魔女結合而誕生的子民,第一代讚普聶赤讚普創建了吐蕃,鬆讚乾布讓吐蕃崛起!
這一首軍歌包含了吐蕃的曆史,壯大的曆程。
但凡大勝或者重大事件發生時,吐蕃上下比高唱此軍歌慶賀。
論弓仁與他身後的兵士都是吐蕃人,對於這吐蕃上下人人接會的哼唱的軍歌自然是耳熟能詳,讚頌的極為標準。
此時此刻石堡城裡剩餘的兵士聽到了遠處的歌聲,漸漸的聚集上了城頭。
軍歌以鼓動人心,鼓舞士氣為主。
吐蕃的軍歌也是如此,朗朗上口,慷慨激昂。
有的兵士已經忍不住低聲清和起來。
尚讚婆離去之前,將石堡城的防守重任交給了千夫長巴思。
巴思是尚讚婆的仔細心腹,對於尚讚婆麵對的情況局麵非常了解。
尚讚婆讓悉末朗逼得陷入了絕地,甚至影響了他未來的前途,不得不冒險一戰。
此戰若成,則大勢底定,失去糧草物資的唐軍必敗無疑。若敗,吐蕃在河西九曲一地的大勢將去,無力回天。
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候,巴思隻恨不得能跟尚讚婆一起,與之共同抵定大局。隻是石堡城過於重要,容不得失,他隻能在山中候著,焦急的等著消息。
此刻聽得熟悉的旋律,激昂的歌聲,忍不住歡呼起來:“成功了,萬夫長成功了!我們贏了,終於贏了!”
他隻道是奇襲成功,他所敬服的上司已經如計劃中的那樣收複了宛秀城,奪取了大唐的糧草,抵定了勝局。
一時間巴思隻覺得熱淚盈眶,他們連戰連敗,已經很久沒有獲勝了,這凱旋預示著勝利的軍歌,似乎隻存在記憶最深處。
聽到遠處傳來的勝利凱歌,巴思舞者拳頭,高聲唱了起來。
餘下的守城兵士,見巴思都唱了起來,也高聲呼喝。應著遠遠傳來的歌聲,跟著高聲合唱。
對於漸漸逼近的“友軍”,他們沒有任何質疑。
即便到了近處,他們也沒有任何懷疑:對方穿著吐蕃特有的軍衣,也是吐蕃特有的裝備。至關重要的是那口醇正的吐蕃腔錯不了。
巴思看著越來越近的“友軍”,甚至有種下令打開城門的衝動。
不過巴思還是留了一個心思,石堡城至關重要,需要得到尚讚婆親自下令,才能打開厚重的大門。
在歌聲的影響下,石堡城上的將士放下了所有的戒心,隻等著尚讚婆一聲令下,他們好一起歡慶勝利,高呼戰歌。
“友軍”眨眼遇到近前,巴思駭然發現領軍的竟然不是尚讚婆,不詳的預感湧上心頭。
尚讚婆號稱疾風將軍,有著草原狼一樣的奔襲速度,最喜歡在前領隊。
待看清來人相貌,巴思神色恍惚,好似看到了昔年吐蕃軍神。
一種叫做“恐懼”的感覺湧上心頭,他還來不及大聲提醒。
破空而過的勁弩已經跨空而來,箭矢射穿了一個個毫無防備的守城兵士,城頭上一陣混亂。
“敵襲,敵襲!”
千夫長巴思終於醒悟過來,厲聲叫吼著,但一切為時已晚。
城上莫名遭“自己人”襲擊,亂作一團。他們大多都是夢中醒來,直接走上了城頭,連兵器都沒拿,短時間根本難以做到有效的抵抗。
唯一能保持理智的隻有巴思,他高聲呼喝打算兵卒穩住的時候,卻被一支勁箭射進了他的喉嚨。
取他性命的是論弓仁,作為軍神之子,論弓仁刀箭弓馬皆有極高造詣,這近距離的射殺敵將,不費吹灰之力。
相比城樓上的混亂,城樓下的攻勢有條不紊。
雲梯早在第一時間運搭上了城頭,先登勇士已經開始向城樓上攀登了。
儘管石堡城號稱天險,有著絕嶺屠鷹的美譽。但在這種情況下,縱然漸漸恢複過來,積極參與防禦的吐蕃軍,依舊難擋論弓仁率領的唐軍,石堡城落陷。
開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石堡城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懷抱,吐蕃進攻大唐的橋頭堡,終於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