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人為了一線生機而戰,悉末朗是所有人中唯一一個知道這一戰的真正意義。
所謂回家,背水一戰,都是哄人的話!
他們打這一戰的目的是誘餌!
吸引唐軍與之決一死戰的誘餌!
在敗退至大莫門城的時候,悉末朗收到了一封來至於青海湖的密信,信中細表此次作戰計劃。
用三萬五千兵卒做誘餌,吸引唐軍主力於戰,他們假意配合,實則奇襲唐軍大營,摧毀糧草!
大膽、瘋狂、殘忍,出人意料,可行性極大……
悉末朗是一個極度保守的人物,密信中的計劃,讓他震撼的無以複加。若在尋常的時候,悉末朗第一件事便會派人將出謀之人擒到跟前,給他十個耳刮子出氣。
因為出謀之人僅是一個小小的千夫長,身為元帥的他,就算青海湖不在他管製之內,也有權利出手嚴懲。
隻是形勢嚴峻,他被裴旻逼得走投無路,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
擁有悉末朗這種性格的人,往往行事極端偏執。他不將自己的生死看在眼底,將為吐蕃戰死視為一種榮耀,自然也不會在乎其他兵士的死。
隻是略作猶豫,悉末朗便回了一封信給了青海湖,同意誘敵計。
前軍的潰敗,沒有動搖悉末朗已死報效吐蕃的決心,反而下達了突擊的命令,將中軍也一並壓了上去,親臨戰陣。
唐軍旌旗之下,裴旻見吐蕃前軍潰敗,悉末朗親自率中軍來戰,又見左右翼的郭知運、李翼德已經取得了優勢,擊潰吐蕃的左右翼軍不過是時間問題,在第一時間,喝令道:“速度傳我將命,命前軍轉攻為守。通知郭節度使、李翼德,讓他們儘快擊破吐蕃左右翼,迅速完成包圍圈。務必要將吐蕃中軍一口吞下,若出意外,軍法從事!”
若說之前,唐軍雖占據上風,但勝負猶未可知,悉末朗這一次全軍壓上,卻意味著唐軍勝券在握了。
他中軍還未動,有足夠的兵卒支援李嗣業、江嶽,抵擋住悉末朗的中軍。
隻要郭知運、李翼德擊潰了吐蕃的左右翼,便可形成包圍切割之勢。
吐蕃本就士氣不高,給切割包圍,焉有不敗的道理。
隻是悉末朗此次全軍壓上實在是無謀之極,就仿若送死一樣!
忽然間!
裴旻腦中電光閃過,眼中露出一絲驚駭,之前又青海湖吐蕃的動向,現在怎麼沒有半點痕跡?
他們要來支援悉末朗,沒理由遠離戰場,去一個遠離自己的地方與論弓仁戰鬥!
“悉末朗就是在送死!”
得出這個結論,裴旻瞬間反應過來吐蕃真正的目的在什麼地方!
他千算萬算,沒有料到吐蕃竟然以三萬五千兵卒做誘餌,無視三萬多性命……
這一計當真其狠其絕,為了守護青海湖,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境界。
裴旻意識到失算,各種思緒在腦海中閃過,將心一橫,道:“既然用三萬五千兵卒做誘餌,那先笑納了!想將裴爺逼走,就憑這點伎倆還不夠。”
事已至此,裴旻明白自己回軍以是無用,既然如此,還不如將麵前的三萬多人一口吃掉,另作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