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如此年歲,立下如此功績,古往今來,本就沒有幾人。
“此次來洮州,除了了解一下洮州的情況,也想問一問你們是否願意隨我一同上位赴任?”
節度使身為封疆大吏,權力更是重中之重,也更需要文武心腹支撐。
武將這一行不用說,神策軍肯定是隨他走的。封常清、李翼德、李嗣業、江嶽皆是隸屬神策軍,有他們在,哪裡不能去得。
至於文臣一直是裴旻的弱項,好不容易湊成了顧新、張九齡、袁履謙三人組,可不想白白便宜他人,給他人做了嫁妝。所以事先征求他們的意見,真到升遷的時候,為他們表功提拔。
這並不算拉幫結派,身居高位者,豈能沒有幾個信任的得利乾將?
張九齡、袁履謙毫不猶豫的應承了下來。
張九齡才高誌遠,這在地方擔任功曹,哪裡比得上在節度使手上任職?
袁履謙更不用說,裴旻的鐵杆兄弟,自家兄弟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顧新卻有些遲疑,倒不是不願意,隻是家中有上了年紀的母親,身體還不太好,不願意遠放為官,遲疑道:“不知刺史可知是哪裡的節度使?”
裴旻也知顧新家中的情況,笑道:“郭公身體抱恙,此次大勝之後,決定告病休養,私下與我說過會給跟陛下推薦我繼任隴右節度使的職位,隻是不知陛下那邊會不會同意。此事真無法預料,畢竟隴右節度使是個雄職,盯他的人可不少,人脈不足也是我致命弱點……”
大唐現今有九節度使,分彆是範陽、平盧、河東、朔方、河西、北庭、安西、隴右、劍南這幾處,其中擁兵最多的是範陽節度使,最富的是河東節度使,而隴右節度使擁兵次於範陽,富饒次於河東,存於兩者之間。
因故範陽、河東、隴右這三節度使的位子人人眼紅,每每有空缺的時候,朝堂上皆會爭的你死我活。
就算有郭知運的推薦,裴旻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取得隴右節度使這一位子。
若是情況允許,他也想接替郭知運的位子,畢竟對於這一帶他特彆熟悉。更彆說他知道大唐未來的主戰場生西方,隻要在隴右任職,不愁無功績可領。
“有幸在刺史麾下任職,顧新萬分榮幸。隻是母親身體不適,不敢遠走他鄉任官。若刺史得以繼任隴右節度使,自然效命帳下,毫無怨言。非是如此,實是在下沒這福分。”顧新也想更進一步,隻是世間事情無法兩全,相比自己的官運,他更加看重視自己的母親。
“無妨!”
顧新才乾隻能算是一般,裴旻看中的正是他高尚的品格,雖有遺憾,卻早在意料之中。
有張九齡、袁履謙兩人,以目前他的情況,以是心滿意足了。
在洮州住了一宿,裴旻與大部隊彙合,一同往長安而去。
長安李府!
自從與李林甫再會,裴雲一直住在李府,與他這位昔年的同窗好友抵足而眠,促膝長談,大有懷念舊時光的感覺。
李林甫自身展現的才智,再一次折服了裴雲。
裴雲是裴家未來家主的候選人之一,他野心甚大,對於裴家家主是勢在必得,將李林甫視為人生益友,最值得信賴的知己,有心借助他的智謀,擊敗其他的候選人,成為唯一人選。
自李林甫為之定計之後,裴雲一直關注著裴旻的動向,知道他凱旋歸來,心底不急反喜,大笑的對李林甫道:“林甫兄,裴旻終於要回長安了,聽說陛下還特地讓太子十裡相迎呢!”
李林甫眼中有著不明的味道,心想:“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