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灰頭土臉的,公孫曦那一腳踢的極重,不止是被踢處,疼痛難耐,身上也有多次擦傷,尤其是就地滾動的時候閃著老腰,都有些直不起身子了,眉頭絞在了一處。
對於這個無妄之災,文士除了自認倒黴,彆無他法,隻能道:“一切都是誤會,在下隱瞞在先,怪不得這位女俠。”
“對對對!我是無辜的!”公孫曦順著竿子往上爬,不住的附和點頭。
裴旻道:“後院找我娘或者你師娘玩去,注意在可彆在你師娘麵前淘氣。”
“好嘞!”公孫曦聞言撿起地上的劍,一骨碌的跑了。
寧澤向來穩重機警,知道自己不應該繼續待下去,作揖道:“公子,澤也有事,先告辭了。”
裴旻扶著文士走進了劍閣,讓他在蒲團上坐下。
文士意圖跪坐,但腰卻直不起來,就跟鞠躬磕頭一樣。
裴旻笑道:“不必多禮,隨意就好。”
“謝國公體恤!但不用了!所謂‘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身為聖人弟子,豈能失禮於人前!”文士強撐著跪坐於前。
裴旻也隨他,對於文士此舉也有些讚賞,道:“你不走正常路,特以挑戰切磋為由,隻為見我,卻不知有何目的?”
文士忍著腰間的疼痛,一板一眼的作揖道:“在說之前,請容在下自我介紹。在下姓李,雙名林甫,祖籍隴西人氏……”
李林甫!
聽到這個名字,裴旻原本漫不經心的神色微微一變,眼中瞳孔為之一縮,心中掀起了巨浪!
麵前的這個文士,竟是李林甫,那個笑裡藏刀,口腹蜜劍的李林甫!
對於李林甫的大名,即便不學曆史的,隻要有點常識都知道。
通常有人認為造成安史之亂的三大禍首是安祿山、楊國忠、李林甫。
這三人安祿山是沒的說,楊國忠細說來,其實有些冤枉。他是愚蠢愚昧無才無德,他真正掌權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是不可避免了,隻不過他的愚蠢愚昧推動了安史之亂的提前。
李林甫才是關鍵人物,他有著超凡的才華,但是人品之低賤又令人歎為觀止,有才無德,是對他最好的形容。
唐朝的巔峰時期是開元盛世,而開元盛世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姚崇主政蓬勃向上的時候,也不是宋璟主政,吏治大興的時候,更不是張九齡以王道主政的時候,恰恰是李林甫掌握實權的那段時間。
當然無可否認,李林甫確實沾了姚崇、宋璟、張九齡這開元三賢相的光,但是李林甫也並非屍位素餐之徒,他整改製度,完成張說、張九齡為完成的事業,將史上一部行政性質的法典《唐六典》編創完工,他確實乾了許多事實,開元朝在他手上走到了巔峰。
但是也是他將整個朝堂的風氣給帶壞了!
他揣摩上意,慫恿李隆基玩樂,以便將大權交由他一人處理。還欺上瞞下,勒令文武百官不得勸諫,令貪圖享樂之風,彌漫整個廟堂。
若說李隆基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緣由,李林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
他有大功亦有大過……
但無疑問,他是裴旻心中必需收拾的人選之一。
裴旻怎麼也想不到李林甫竟主動出現在他麵前,送上門來!
“原來還是皇親!失敬失敬!”裴旻看著李林甫忍著痛的模樣,心中頓時大是遺憾,為何公孫曦下手那麼輕呢,下手重點該多好,也有一種上前打他一頓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