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在早年見識過一次門庭若市的感覺!
早年他的老哥哥賀知章,成為科考知貢舉的時候,長安的士子為了搏一個出身一個眼熟,相聚在賀府門口投遞詩文,以彰顯自己才學。
那個時候,科舉還不夠嚴禁,走後門托關係的比比皆是。
賀知章那個時候,可是香餑餑眾人巴結的存在。
卻不想這第二次見,竟然是在他的裴府。
大箱小箱的賀禮,都是用小車小車搬運的,送禮的人從街頭擺到了街尾,好似一條長龍。
裴旻為了給小七、小八慶賀,大張旗鼓的,請儘了親朋好友,卻也沒有想到,竟有如此多送禮的官場朋友。
這種禮物裴旻是不能拒絕的,隻能讓寧澤加派人手記錄清點禮物,將所有送禮之人一一記下,以便適當的時候還禮。
為了不擾民,裴旻還設置了另外兩個收禮點,以便早些解決擁堵問題。
同時也空出大門,方便那些持拿請帖之人還入內參加小七、小八的滿月禮。
大中華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並輝煌於人類曆史數千年,得道於禮,它貫穿了我們華夏族人的整個生命過程。
從新生兒的滿月禮到最後逝世的葬禮,這其中身為人應儘的教育、愛護、親情、友情、愛情、孝義都在禮節之中。
滿月禮,又稱出生禮,是孩子經曆的第一個禮節,預示著新生兒得到家庭、鄰裡、社會、國家的承認。
一到良辰吉日,裴旻、嬌陳一並出場,主持行射“天地四方”之禮正所謂“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明遠誌也”,主要用以傳達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和鞭策,意欲著父母要恪守自身責任,將孩子培養成一個上事天地,下禦四方的好人物。
裴旻為此早已準備了一張二石強弓,在眾目睽睽的督促下,他彎弓搭箭,向四方各射了一矢。
離弦的四矢箭羽呼嘯著破空消失在眾人的視線……
“好!”
前來參觀的賓客,不論文武都爆發了一陣呼喝。
武人重騎射,文人六藝中也有射。
兩者雖有本質的區彆,但無例外,對射術皆有一定的研究。
在古代能拉一石二的硬弓就是優秀的弓手,一般隻有猛將才能拉得動二石弓,能拉動三石弓的,整個中國曆史記載在冊的也不過十指之數。
裴旻此刻能拉二石之弓,已經極為了不起了。
當然這也跟他這些年的軍旅生涯離不開關係,這些年對於自身的鍛煉,他沒有一日鬆懈。
這射得越遠,預示子女的成就有多大。雖然迷信,但裴旻這裡卻是全力以赴,表露了他身為一個父親,對於兒女的期望。
射四方之後是告上、告祖、迎子、佩璋!
宣告了祭文,祭拜了先祖,穩婆將小七、小八抱了出來。
侍者遞上提前已準備好的玉佩,裴旻、嬌陳一人一塊。
這玉佩是嬌陳精心準備的,作為擁有洮州三大工坊的東家,嬌陳已經是洮州第一富豪,家財超越了棄文從商的百年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