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藍村的輪廓終於出現在視野中。
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莊,三十多戶人家散落在山坡上,炊煙嫋嫋。
村子裡的接待戶是一座改造過的農家院,簡單但乾淨。
院子正中有棵老槐樹,樹下擺著幾張石桌石凳。
主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漢,皮膚黝黑,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
“陳先生啊,又來了!”老人熱情地招呼道,顯然認識陳慶。
“老王,打擾了。”陳慶熟絡地回應,“這次帶了朋友來,房間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飯也快好了,你們先洗洗。”
一行人安頓下來,洗漱完畢後,在院子裡的石桌旁坐下。
天色漸暗,老王燒了火,驅散了山間的寒氣。
飯菜上來了,都是農家特色。
清炒山野菜、土雞燉筍、自釀的米酒。
大家經過一天的跋涉,都有些疲憊,但胃口不錯,邊吃邊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慶示意小張去屋裡休息。
朗安和阿福也心領神會,找了個借口離開,隻留下楊鳴和陳慶兩人在樹下。
“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爬山嗎?”陳慶端著酒杯問。
楊鳴搖搖頭。
“因為爬山不會騙人。”陳慶語氣變得嚴肅,“你付出多少,就能爬多高。不像有時候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楊鳴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聽著。
“我馬上就要四十了,如果不努把力,就等於沒戲了。”陳慶自嘲地笑了笑,“時間對我來說,比對彆人更寶貴。”
楊鳴明白了,陳慶需要正績,需要能夠幫助他更進一步。
“南城是塊好地方,發展潛力大。”陳慶繼續說,“但也麵臨不少問題。舊城區的改造一直是個難題,拆遷補償高,周期長,很多開發商不願意碰。”
“所以你想交給我?”楊鳴直截了當地問。
陳慶笑了:“安康大道和人才公寓的項目,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魄力。”
“但舊城改造不同,涉及麵廣,民眾情緒複雜。”楊鳴謹慎地說。
“正因如此,才需要你這樣有經驗、有能力的人來做。”陳慶放下酒杯,“新槐街片區,市裡計劃進行改造,包括基礎設施更新、環境整治、曆史風貌保護。如果做得好,不僅能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對城市形象也是大提升。”
楊鳴沉思著,新槐街他去過幾次,那裡確實老舊破敗,但地理位置不錯,緊鄰市中心。
若能改造好,確實價值不菲。
“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