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實際目標卻很明確,專門針對那些已經同意拆遷的住戶施壓,製造拆遷阻力。
事實上,這是陸林川精心設計的“苦肉計”。
他讓幺雞扮演不可控的“瘋狗”角色,自己則裝作無可奈何的受害者。
這場戲的核心目的很簡單:要麼逼迫眾興公司知難而退,讓原本的計劃得以實施。
要麼迫使楊鳴不得不與陸林川進一步合作,分享新槐街拆遷中的巨大利益。
陸林川深知楊鳴的背景。
在南城道上,對方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存在。
但陸林川賭的是楊鳴已經將重心轉向正當生意,不會輕易動用黑道力量解決問題。
而一旦楊鳴真的出手,他就可以順水推舟,以調停者的身份出現,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更為陰險的是,如果事態真的失控,陸林川完全可以撇清關係,將一切責任推給剛出獄的幺雞,一個完美的替罪羊。
畢竟在外人看來,幺雞隻是一個剛出來、意圖重新樹立威信的亡命之徒,而非陸林川精心布置的一枚棋子。
這種雙重博弈的精妙之處在於,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陸林川都能從中獲益。
如果眾興公司退出,他直接接手。
要是楊鳴強硬推進,他就退而求其次,爭取分一杯羹。
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他依然能全身而退,留待下次再謀劃。
所以當陸林川在君悅酒店一臉賠笑地向楊鳴訴說幺雞的“威脅”時,他自信的相信,沒有人能看出他的算計。
或許換作旁人,確實會被這場精心設計的苦肉計所蒙蔽。
陸林川那張時刻帶著笑容的臉上每一絲細微表情都經過千錘百煉,知道在什麼時候展現謙卑,什麼時候露出憂慮,什麼時候流露出無奈。
他的眼神、語調、甚至手指摩挲茶杯的節奏,都是表演的組成部分。
多年來,無數人在這種表演麵前繳械投降,信以為真。
但楊鳴不是“無數人”中的一員。
在他的世界裡,信任是一種奢侈品,隻有極少數人才能享有。
就連那位現今如日中天的大哥黃海,楊鳴都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從不輕易袒露心跡。
陸林川的一舉一動落在他眼中,被拆解、分析、重組。
那些刻意編排的情緒波動,在楊鳴看來都顯得有些刻意。
這些細微的破綻,對常人或許微不足道,但對楊鳴這樣在刀尖上行走多年的人來說,卻如同黑夜中的燈塔,無法忽視。
他看似認真地聽著陸林川的訴說,甚至適時地點頭表示理解,仿佛完全接受了這個關於街頭混混阻礙拆遷的故事。
但在這表麵的配合下,他的思維早已步入另一條軌道,開始解構陸林川真正的目的。
他從不輕信任何人的表述,隻相信自己的判斷和親眼所見。
這種近乎偏執的謹慎,讓他在多次的暗算中全身而退,也讓他在危機中化險為夷。
或許,這正是陸林川最致命的錯誤,他低估了楊鳴的敏銳,也高估了自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