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鳴從一開始就沒有相信過秦俊。
這種不信任並非來自於直覺或偏見,而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多年江湖經驗的積累。
秦俊的每一次幫助,每一句承諾,在楊鳴眼中都帶著明顯的功利色彩。
當秦俊第一次示好時,楊鳴就知道這個人心懷鬼胎。
一個在秦家內部地位尷尬、被“弟弟”壓製的長子,突然主動示好,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秦俊的目的很簡單:利用楊鳴這把刀,為自己清除秦家內部的障礙。
楊鳴很清楚秦俊的算盤。
這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需要除掉秦明遠,但不能親自動手,更不能留下任何痕跡。
朗安的出現為他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既能除掉競爭對手,又能將所有責任推給楊鳴。
所以當秦俊提出讓朗安去殺秦明遠的時候,楊鳴就已經知道朗安不會拒絕。
不是因為朗安愚蠢或者忠誠,而是因為有劉蘊這個軟肋。
秦俊精確地抓住了朗安的弱點,用感情作為要挾,構建了一個完美的陽謀。
這就是秦俊的高明之處。
他不需要強迫或威脅,隻需要把選擇擺在朗安麵前,要麼殺死秦明遠,保護劉蘊的安全和前途。
要麼拒絕,看著心愛的女人受到牽連。
明知道這是陷阱,朗安也不得不跳進去。
楊鳴能夠想象得到,一旦朗安成功殺死秦明遠,秦俊會如何收場。
這個精於算計的男人會立刻撇清自己與此事的關係,甚至可能主動向秦天誠透露一些什麼。
到那時,所有的矛頭都會指向楊鳴,而秦俊則可以順理成章地接管秦氏集團,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但楊鳴不會讓秦俊如願。
作為朗安的大哥,楊鳴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最信任的兄弟陷入兩難境地。
朗安這些年來為他赴湯蹈火,從來沒有二心。
更重要的是,楊鳴意識到這個危機同時也是一個機會。
如果處理得當,不僅能保護朗安的安全,還能為自己爭取進入北城創造最佳時機。
楊鳴的計劃很簡單,但需要極其精確的執行。
首先,他要讓朗安的暗殺行動“失敗”。
朗安會接近秦明遠,製造暗殺的假象,但在關鍵時刻停手,然後故意暴露一些信息。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秦明遠活著回到北城,但要讓他知道有人想要他的命。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知道這個人是誰派來的。
楊鳴會安排朗安在“行動失敗”後,故意留下一些指向秦俊的證據。
這些證據不需要太過明顯,反而要顯得真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