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看著前方的道路,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說。”
……
陳建國的出現並非偶然。
當趙華玲突然出現在雲縣,要求調查二十多年前的林曉雯案時,陳建國就留了個心眼。
作為一個在基層執法部門工作了大半輩子的人,陳建國深知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會無緣無故發生。
一個來自江城的女商人,千裡迢迢跑到雲縣這個小地方,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調查一起陳年舊案,這背後必然有著深層的原因。
林曉雯案對陳建國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那不僅僅是一起普通的自殺案,更是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轉折點。
當年他正值事業上升期,對破案充滿熱情。
林曉雯出事後,他敏銳地察覺到案件的不尋常之處,堅持深入調查。
但隨著調查的深入,他觸碰到了一些不該觸碰的東西。
很快,他就受到了來自上級的壓力。
先是被要求停止調查,然後是莫須有的舉報和調查,最後是被迫轉崗,最終離開了執法部門。
這些年來,陳建國一直都對這個案子耿耿於懷。
現在趙華玲的出現,讓他看到了重新調查這個案子的希望。
但陳建國並沒有被這種希望衝昏頭腦。
多年的人生經驗告訴他,趙華玲的身份和動機都不簡單。
她的背後肯定有著更深層的目的。
所以當在甘縣分開時,陳建國並沒有按照趙華玲的要求回雲縣繼續調查其他線索。
相反,他選擇暗中跟蹤,想要弄清楚趙華玲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陳建國一直在暗中觀察。
他看到趙華玲與許雅見麵,看到後來許雅被一群陌生人帶走,看到她被關進了這家偏僻的賓館。
整個過程中,陳建國始終保持著距離,既不乾預,也不暴露自己。
他隻是靜靜地觀察著,試圖理解這一切的邏輯。
許雅被關在賓館的這段時間裡,陳建國也在附近找了個地方住下。
他每天都會在賓館周圍轉悠,觀察進出的人員,試圖分析這些人的身份和目的。
通過觀察,他發現看守許雅的人都不是普通角色。
他們的行為舉止帶著明顯的江湖氣息,而且警惕性很高。
這讓陳建國意識到,許雅的處境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加危險。
今天晚上,陳建國像往常一樣在賓館附近觀察情況。
大約十一點多的時候,他看到一輛黑色轎車停在賓館門口,下來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陳建國見過,是看守許雅的人之一,但平時很少出現。
他的突然到來讓陳建國感到不安。
更讓陳建國警覺的是,這個男人下車後並沒有立即進入賓館,而是在門口打了個電話。
陳建國悄悄靠近,偷聽到了電話的內容。
電話那頭說了什麼,聽不清楚,但他聽到了男人的回答:“知道了,晚點就動手,不會留痕跡的。”
聽到這句話,陳建國心裡一緊。
雖然對話很簡短,但結合之前的觀察,他立刻意識到了危險,這明顯是要對許雅下手的意思。
陳建國迅速做出了決定。
他必須在那個男人動手之前救走許雅。
找到時機,他悄悄進入賓館,通過消防通道上到三樓。
他知道許雅被關在303房間,門口有人看守。
陳建國悄悄接近,趁其不備用塑膠棒將其擊倒。
看守昏迷後,陳建國從他身上搜出了房卡。
然後他輕輕推開303房間的門,看到許雅,顯然是被外麵的聲音驚醒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許雅看到的那樣。
陳建國迅速帶她離開賓館,開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