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冬天很冷,十一月底街上就開始下雪。
雪花不大,但下得很密,給整個城市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白色。
街道兩邊的樹木光禿禿的,偶爾有幾隻麻雀站在枝頭,縮著脖子抵禦寒風。
江城國際廣場的工地在冬日裡顯得有些蕭瑟,但依然很忙碌。
工人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哈著白氣乾活。
塔吊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緩緩轉動,運輸車輛來來往往,車輪壓過雪地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這個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現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
按照計劃,再過幾個月就能完成,正好趕在明年春天。
距離工地不遠的地方,一輛黑色寶馬緩緩停在路邊。
車身上落著一層雪花,擋風玻璃上的雨刷還在工作著。
趙華玲從駕駛座下來,哈了一口氣,白霧在寒風中很快散去。
她穿著一件黑色的羽絨服,戴著手套,動作還是有些不太靈活。
左腳在這種天氣裡會有些僵硬,走路的時候需要小心一些。
但總體來說,恢複得不錯,至少正常生活沒有問題。
楊鳴從副駕駛座下來,四下看了看。
江城的冬天比北城要冷一些,風也大,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
他拉緊了羽絨服的拉鏈,把手插進口袋裡。
街道上的行人比平時少了很多,大家都裹得嚴嚴實實,匆匆忙忙地走著。
偶爾有幾個小孩在路邊堆雪人,手凍得通紅,但玩得很開心。
趙華玲搓了搓手:“你想吃什麼?”
楊鳴想了想,目光看向遠處:“去建設路那邊,有個小飯館。”
趙華玲有些意外。
楊鳴平時很少主動提到要去哪裡吃飯,今天突然說要去建設路,肯定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但她沒有多問,隻是點了點頭:“好,那就去那邊。”
兩人沿著街道走了大概十分鐘,腳下的雪越踩越實。
趙華玲走得有些吃力,楊鳴注意到了,放慢了腳步。
街道兩邊的商店大多數都開著門,但生意都不太好,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的緣故。
他們來到一條比較老舊的街道。
這裡的建築都比較陳舊,有些還是八九十年代的風格,牆壁上貼著各種小廣告,已經被雪打濕了。
街道兩邊開著各種小店,修鞋的、賣菜的、理發的,生活氣息很濃。
楊鳴在一家飯館門前停下。
門麵不大,大概二十多平米。
門口掛著一個褪色的招牌,招牌上積了一層雪。
透過玻璃窗能看到裡麵亮著暖黃色的燈光,幾張圓桌擺得有些擁擠,有熱氣從裡麵冒出來。
“就這裡?”趙華玲有些意外。
她本以為楊鳴會選擇一個檔次高一些的餐廳,沒想到是這樣一個小飯館。
“嗯。”楊鳴點點頭,推門走了進去。
一股熱氣迎麵撲來,裡麵比外麵暖和多了。
飯館裡的裝修很簡單,白色的牆壁有些發黃,水泥地麵被拖得很乾淨,幾張圓桌擺得有些擁擠。
牆上貼著一些明星照片和價目表,都已經有些發黃卷邊。
角落裡放著一個老式的取暖器,嗡嗡地響著。
空氣中彌漫著炒菜的香味,還有一些煙味,讓人感覺很溫暖。
這個時間點剛過飯點,店裡有三桌客人。
一桌是幾個穿著工裝的工人,正在喝酒聊天,聲音很大,偶爾爆發出哄笑聲。
另一桌是兩個中年婦女,在小聲討論什麼,時不時地搖頭歎氣。
還有一桌是個老頭,一個人在慢慢吃麵條,時不時地咳嗽幾聲。
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胖胖的,圍著圍裙,正在廚房裡忙活。
看到有客人進來,他從廚房探出頭來,熱情地說道:“兩位想吃點什麼?”
楊鳴和趙華玲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這個位置正對著街道,能看到外麵飄雪的景象。
楊鳴脫下羽絨服掛在椅背上,很熟練地說道:“來個紅燒肉,一個青椒土豆絲,一個番茄雞蛋,再來個紫菜蛋花湯。”
“好嘞,馬上就好。紅燒肉燉得爛一點是不是?這天氣吃點軟爛的暖胃。”老板答應著。
“對,燉爛一點。”楊鳴點頭。
老板又鑽進了廚房,很快就傳來炒菜的聲音。
鍋鏟碰撞的聲音,油煙機的轟鳴聲,還有老板偶爾哼的小曲交織在一起。
趙華玲有些疑惑地看著楊鳴:“你以前來過這裡?”
楊鳴點點頭,目光看向窗外:“以前在工地上乾活的時候,有時候會帶妹妹來這裡吃飯。”
趙華玲的表情瞬間變得柔和起來。
她知道楊鳴妹妹的事情,每次提到楊蕊,楊鳴的眼神都會變得很複雜,有思念,有痛苦,也有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