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明的死對狄浩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種打擊甚至超過了當年父親的意外去世。
父親死的時候他還小,對死亡的概念模糊,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氛圍的變化。
但哥哥的死不同,此時的他,已經完全能理解失去意味著什麼。
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哥哥死得這麼突然,這麼沒有意義。
在他的記憶裡,狄明一直是個重情義的人。
小時候彆的孩子欺負狄浩,狄明總是第一個衝出來保護弟弟,哪怕對方人多勢眾他也從不退縮。
後來狄明外出打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家裡寄錢,從來沒有斷過。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變成執法隊通報裡的“故意殺人犯”?
狄浩想不通,也不願意相信。
葬禮結束後,狄浩在村裡待了一個多月,整個人都萎靡不振。
他每天就是坐在哥哥的墳前發呆,有時候一坐就是大半天。
母親和外婆看著他這個樣子都很擔心,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的話。
村裡人偶爾會指指點點,說狄家出了個罪犯,敗壞了祖宗的名聲。
這些話傳到狄浩耳朵裡,讓他心中的憤怒越積越深。
他開始覺得這個村子讓他窒息,他需要離開這裡。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一個疑問始終無法解答:哥哥這些年到底在外麵做什麼?
為什麼會卷入那樣的事情?
那些來給“補償”的人說他是為了義氣才死的,但這些話對狄浩來說太抽象了。
他要找到答案。
狄浩記得哥哥曾經提到過,他在南城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那裡認識了很多朋友。
雖然哥哥從來沒有詳細說過在南城做什麼,但從他偶爾透露的隻言片語中,狄浩能感覺到那段經曆對哥哥很重要。
既然要尋找答案,南城就是最好的起點。
狄浩告訴母親和外婆,他想出去工作,在家裡待著也幫不了什麼忙,還不如出去賺點錢。
母親雖然不舍,但也知道村裡確實沒什麼前途,隻能同意他離開。
臨走的時候,狄浩在哥哥墳前待了很久。
“哥,我要去找你走過的那條路。”他對著墓碑輕聲說道,“我要弄明白你為什麼會死,死得值不值得。”
山風吹過,墳頭的紙花飄動了幾下,仿佛是哥哥在回應他。
南城是個很大的城市,對於狄浩來說,一切都顯得陌生而複雜。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霓虹閃爍,這裡的一切都與他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
他先在一個城中村租了間十幾平米的小房子,然後開始找工作。
以他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的學曆,找一份體麵的工作並不難,很多公司都願意要他。
但狄浩都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那樣的工作接觸不到他想要了解的世界。
哥哥走的是另一條路,一條充滿危險的路,一條普通人避之不及的路。
要了解那條路,就必須深入其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狄浩發現KTV、酒吧、夜總會這些地方是最容易接觸到“江湖人士”的場所。
這些地方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而且對員工的學曆要求不高,很適合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