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空調的溫度都在經常變化,讓顧客在購物過程中始終感到舒適。
二十分鐘後,楊鳴和賀楓在超市的中央休息區坐下。
這是一個小型的咖啡休息區,有幾張簡單的桌椅,供顧客休息或者等待同伴。
“你覺得這家超市怎麼樣?”楊鳴問道。
賀楓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誠實地回答:“感覺挺正常的,就是一家比較大的超市。商品種類挺全的,環境也還不錯,沒什麼特彆的。”
楊鳴淡淡一笑,沒有多說什麼。
片刻後,他起身走向不遠處的一個年輕店員。
“你好,請問你們老板在嗎?我想見見他。”
年輕店員看了看楊鳴,然後指向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向:“老板在監控室裡,就在那邊。”
楊鳴順著店員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超市二樓的一個角落。
一般來說,老板要麼在辦公室處理行政事務,要麼在賣場裡巡視業務,很少有人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監控室裡。
楊鳴和賀楓沿著樓梯走向二樓。
這裡相對安靜一些,主要是一些辦公區域和員工休息室。
監控室在走廊的儘頭,門上掛著一個簡單的標識牌。
走近監控室時,楊鳴發現門是半掩著的,裡麵傳來輕微的鍵盤敲擊聲和偶爾的對講機聲音。
透過門縫,他能看到一個男人的背影,正坐在一排監控屏幕前,手中抱著一台筆記本電腦。
監控屏幕上顯示著超市各個區域的實時畫麵,而那台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上則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各種數據圖表、曲線圖和表格。
這些數據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顯然是在實時監控著超市的各項運營指標。
楊鳴輕輕敲了敲門。
裡麵的男人頭也不抬,聲音有些不耐煩:“想買東西去前麵,想應聘找人事,想談供貨……你先看看我的退貨率再說。”
這種反應讓楊鳴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顯然,這個人已經習慣了各種各樣的打擾,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套標準的應對模式。
但這種模式也從側麵反映出他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自信,退貨率,這確實是衡量一個零售商業務水平的重要指標。
“柴總,是何……”楊鳴開口說道,準備報出何勝的名字。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那個男人打斷了。
隻見他拿起桌上的對講機:“小王,C區牛奶貨架第三排,換成新日期的。今天天氣預報下午有雨,家庭主婦會提前囤貨,把客單價最高的那個品牌往前移半米。”
接著,對講機裡又傳來了其他的指令:“小李,A區入口處的購物籃再補充十個,剛才進來了一波年輕顧客,他們習慣用籃子而不是推車。小張,把收銀台三號的排隊引導線調整一下,現在這個角度會讓顧客覺得隊伍比實際更長。”
一道道指令下達完畢後,柴峰才放下對講機和筆記本電腦,緩緩轉過身來麵對楊鳴和賀楓。
這是一個看起來三十七歲左右的男人,中等身材,普通的麵貌,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他的衣著簡單而整潔,一件灰色的pOlO衫配深色的休閒褲。
如果在街上遇到,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他的外表實在太普通了。
但是,當他的目光與楊鳴對視的那一刻,楊鳴立刻感受到了這個人眼神中的不同。
他在觀察楊鳴的時候,就像在分析一組數據一樣,試圖從各種細節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你就是何師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