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城,喜來登酒店。
下午兩點,楊鳴坐在落地窗前的沙發上,手裡夾著根煙。
華泰紡織的債權收購基本完成了。
除了銀行的兩千五百萬需要走程序,其他債權都拿下來了。
民間借貸那部分,他讓王小雅一家一家去談,價格壓得很低。
供應商的債權也是一樣,大多數人看工廠停產,老板跑路,都急著出手。
接下來就是資產重組,債轉股。
這一套流程楊鳴很熟悉,不會有什麼問題。
香江那邊,拍攝進度正常。
柴峰每周都會發報告過來,說劇組狀態不錯,沒什麼幺蛾子。
麻子也打過電話,說鏡像影業那邊一切順利,胡飛最近沒什麼動靜。
杭城那邊,老五前兩天來過電話。
說錢江豪庭的事辦得很漂亮,楊傑潮現在應該正在氣頭上。
曾龍那邊也很滿意,何滔遠拿到了錢,公司也能運轉起來了。
一切都很順利。
但楊鳴心裡總覺得不對勁。
他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
華泰紡織的收購,從債權談判到資產評估,每一步都很順利。
當地衙門的關係,王小雅也打點得很好。
工廠的手續齊全,土地證、房產證都沒問題。
按理說,這種收購應該是穩穩當當的。
但這種順利,反而讓楊鳴不安。
他這些年做事,從來沒有這麼順過。
哪怕是江城的那些產業,當初收購的時候也遇到過各種麻煩。
要麼是衙門卡手續,要麼是原股東反悔,要麼是當地勢力找茬。
每次都得花時間精力去擺平。
可華泰紡織這次,除了那個趙興,其他都很順利。
楊鳴掐滅煙頭,又點了一根。
也許是自己多慮了?
也許這次真的隻是運氣好?
但他從來不相信運氣。
敲門聲響起。
楊鳴說了聲“進來”。
王小雅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個文件夾。
她走到茶幾旁,說:“鳴哥,我來彙報一下工作進展。”
“坐。”楊鳴說。
王小雅坐在對麵的沙發上,打開文件夾。
“眾興分公司已經在柯區注冊下來了。”她說,“注冊資本一千萬,營業執照和公章都辦好了。”
楊鳴點點頭。
“華泰紡織的資產梳理這幾天就會出結果。”王小雅繼續說,“我請了本地一家會計事務所做審計。他們說最多三天就能出報告。”
“審計費多少?”
“十五萬。”王小雅說,“我跟他們談的價。”
“嗯。”
“報告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正式啟動債轉股了。”王小雅說,“我已經跟律師溝通過,整個流程大概需要一個月。”
楊鳴喝了口茶,問:“後續怎麼運作?”
“我的想法是這樣,”王小雅說,“華泰紡織的固定資產評估下來應該在八千萬到九千萬之間。我們收購的債權加起來大概兩千萬出頭。加上銀行那兩千五百萬,總債務四千五百萬左右。”
她頓了頓,接著說:“債轉股之後,我們持股比例應該在百分之四十五到五十之間。剩下的股份,一部分給銀行,一部分給原來的小股東。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大股東了。”
“然後呢?”楊鳴問。
“拿到控股權之後,我們可以重組董事會。”王小雅說,“把管理層換成我們的人。然後重新啟動生產線,恢複經營。”
“工廠現在什麼狀況?”
“設備還算完好,但停產了這麼久,需要檢修。”王小雅說,“我找人看過,檢修費用大概兩百萬。另外還需要采購原料,大概五百萬。加上工人工資和其他開支,啟動資金至少要一千萬。”
楊鳴算了算,說:“也就是說,我們總共要投入三千多萬?”
“對。”王小雅點頭,“華泰紡織的固定資產在那裡。土地三千萬,廠房兩千五百萬,設備三千五百萬。就算工廠不開工,光是這些資產就值九千萬。我們投三千萬進去,怎麼算都不虧。”
“而且柯區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她接著說,“隻要工廠能正常運轉,訂單不是問題。我了解過,華泰紡織以前一年的營業額在兩個億左右,淨利潤能有兩千萬。如果我們接手之後管理得好,利潤應該還能提高。”
楊鳴沒說話,隻是看著窗外。
王小雅觀察著他的表情,問:“鳴哥,您是不是有什麼擔心的?”
楊鳴回過頭,看著她,笑了笑:“你覺得呢?”
王小雅想了想,說:“我覺得這次收購,從流程上看沒什麼問題。債權談判很順利,價格也合理。工廠的資產我們都核實過,土地證、房產證都齊全。設備雖然舊了點,但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