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
眾興在紹城的分公司已經裝修完畢。
辦公室在柯區商業中心的一棟寫字樓裡,麵積不大,兩百多平米。
裝修風格簡潔,白牆灰地,辦公桌椅都是新的。
楊鳴的辦公室在最裡麵,有一整麵落地窗。
窗外能看到不遠處的輕紡城市場,幾棟巨大的交易大樓連成一片,停車場停滿了貨車。
下午三點,楊鳴坐在辦公桌後麵。
王小雅坐在對麵的椅子上,手裡拿著一份資料,正在彙報工作。
“華泰紡織的搬遷手續已經辦好了。環保衙門那邊批了,新廠址我們還在選,暫定在城東的工業園區。”
楊鳴點點頭,沒有說話。
“搬遷成本初步估算,大概兩千萬左右。”王小雅翻了一頁資料,“包括新廠房的租賃、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工人的安置補償,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
“加上之前收購債權和資產重組的費用,我們在華泰紡織上總共投入了五千萬。”王小雅抬起頭,“但是現在看來,最值錢的反而是那塊土地。”
楊鳴靠在椅背上,說:“土地值多少?”
“華泰紡織那塊地有二十畝。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每畝大概一百五十萬左右。二十畝就是三千萬。”
“工廠的設備呢?”
“設備比較老舊,而且是印染行業的專用設備。如果賣掉,估計也就能賣個幾百萬。不如我們自己搬到新廠去繼續用。”
楊鳴點點頭。
王小雅放下資料:“鳴哥,華泰紡織這個項目,我們總體上還是虧的。雖然土地值三千萬,但賣掉土地的話,我們前期投入的五千萬隻能收回三千萬,還虧兩千萬。如果不賣,繼續搬遷經營,又要再投兩千萬。”
“你的意思是?”楊鳴問。
“我覺得應該搬遷。雖然前期多投入兩千萬,但工廠運營起來之後,每年能有幾百萬的利潤。三四年就能回本。而且我們來紹城,本來就是為了站穩腳跟。如果現在把工廠賣了,等於前功儘棄。”
楊鳴笑了一下,說:“周邊不是還有幾個工廠要搬遷嗎?”
王小雅愣了一下:“是的。因為環保新規,華泰紡織周邊還有三個印染廠也在黑名單上。”
“你去把那些工廠的地皮收過來。”楊鳴說。
王小雅更愣了。
她不明白楊鳴的意圖。
“鳴哥,您是說……”王小雅有些猶豫,“我們要收購那些工廠的土地?”
“對。”
“可是……”王小雅想了想,“那些工廠也要搬遷,他們的土地和華泰紡織的情況一樣,都不能再做印染了。我們收過來有什麼用?”
楊鳴沒有回答。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窗外。
王小雅也跟著站起來。
楊鳴指著不遠處的輕紡城市場,說:“你看那裡。”
王小雅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
輕紡城的幾棟交易大樓在陽光下很顯眼,停車場裡停滿了各種貨車,有的在裝貨,有的在卸貨。
“你看這裡每天這麼多貨物進進出出。每天全國各地,甚至一些外國買家,絡繹不絕地來這裡。這麼多貨物,運輸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王小雅看著窗外,若有所思。
“如今這邊雖然有物流基地,”楊鳴繼續說,“可還是供不應求。很多商戶都在抱怨找不到合適的倉庫,貨物隻能堆在自己店裡。”
王小雅腦子飛快地轉。
她忽然明白了什麼。
“鳴哥,您是打算……把工廠那邊的地皮改成物流中心?”
楊鳴轉過頭,看著她,點了點頭。
王小雅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她快步走回辦公桌,拿起資料,開始翻看。
“華泰紡織那塊地有二十畝。如果再收購周邊三個工廠的地,加起來應該有五六十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