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低頭沉吟一下,又看向馮牧歸,問道:“馮相,此事,你意下如何啊?”
馮牧歸出班施禮答道:“回陛下!臣。。。”馮牧歸看了一眼身旁的廖鵬,又看了一眼皇帝,繼續說道:“臣全聽陛下安排!”
皇帝看了馮牧歸如此,心裡也大概明白了,說道:“嗯,朕知道了。”又對廖鵬說道:“此事,事關兩國盟好,乾係重大,朕過幾日再答複廖使臣如何?”
廖鵬施禮道:“外臣遵旨!外臣靜候陛下佳音。”
皇帝對廖鵬道:“嗯,好,你先回鴻臚寺去吧。”
“是!外臣告退!”廖鵬再次施禮後走出大殿。
馮牧歸也施禮退回自己的位置。
皇帝見廖鵬走出了大殿,便看向眾人問道:“眾位愛卿!你們都說說,晉國十七公主和右將軍馮勇的親事,究竟。。。該當如何啊?”
太子想了想,出班施禮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十七公主與馮勇之事,可準。父皇賜婚後,既可以借此與晉國締結盟約,又可將十七公主留在我大楚帝都,實乃兩全其美,於我大楚國並無弊處!”
一個官員出班施禮奏道:“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附議!”
又一個官員出班施禮奏道:“臣也附議!”
又一個官員出班施禮奏道:“臣附議!”
。。。。。。
皇帝聽著亂哄哄的附議,都是些沒用的廢話,再無更多的看法,白了他們一眼,又看向寧王問道:“寧王,你覺得呢?”
寧王想了想,出班施禮說道:“回父皇!兒臣覺得,隻要馮相一家多加小心,這莊親事。。。倒也不是不行。”
皇帝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嗯。。。此事待朕先仔細思慮一番,稍後再議。”又問道:“眾位愛卿,可還有彆的事要奏嗎?”
禦史王歸出班施禮奏道:“臣王歸有事要奏!臣參陽城王賑災之時,竟然鼓動商賈賤民參與其中,實在有損我大楚朝廷之顏麵,臣懇請陛下將陽城王召回,另派賢德之臣前往!”
“王歸。。。說的在理!”皇帝手指王歸,強壓下怒氣,放下手問道:“那依你的意思,朕該派誰前往雲州賑災合適啊?若不借用商賈之手,又該如何賑災才更為恰當啊?”
王歸沒看出皇帝的不悅,或許他看出來了,但卻根本不在意,施禮說道:“回陛下!如何賑災自有朝廷章法,臣自不必多言。至於頂替陽城王的賢德之人,我大楚朝中比比皆是,想來,定會有人願意前往雲州替代陽城王!”
皇帝咬著後槽牙說道:“朕覺得你王歸就又賢又德,你可願意去雲州賑災啊?”
王歸說道:“臣已老邁,前往雲州主持賑災事宜恐怕會誤事,陛下還是另擇他人為好!”
皇帝極力的控製著自己的怒火,說道:“那就。。。容朕再想想吧,你退下吧!”
王歸並沒有退下,而是繼續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臣曾參鎮西將軍俞雲起擁兵自重,又有邊境失城之罪,請陛下另尋名將代之,不知陛下考慮的如何了?”
皇帝冷冷的看著王歸反問道:“你替朕選一人替代俞將軍如何?”
王歸施禮說道:“回陛下!臣乃文官,對武將之事了解甚微,還請陛下將此事交由兵部擇選。”
“好啊!”皇帝看向另一側,沒好氣的說道:“兵部,你來說說!”
新任兵部尚書謝北天出班施禮說道:“回陛下!恕臣無能,鎮守邊關一事責任重大,兵部在冊的將官眾,暫時無人能夠替代俞將軍!”
“知道了!”皇帝又看向王歸說道:“王歸,你可聽到了兵部所說?”
王歸施禮說道:“回陛下!臣聽到了!要是這樣的話,那臣就要再參一本了!臣參兵部尚書謝北天無能,有瀆職之嫌,請陛下撤去其尚書之職,以儆效尤!”
皇帝徹底壓不住了,一拍龍書案,站起來大聲說道:“王歸!”
王歸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高呼道:“陛下!臣這可都是為了我大楚江山社稷著想,還請陛下準奏!”
“你。。。”皇帝指著王歸好一會兒,終究還是忍了下來,說道:“王歸忠心為國,朕。。。口頭嘉獎!退朝!”皇帝大袖一甩,轉身就走。
“臣等恭送陛下!”眾人跪拜山呼。
“陛下!陛下!您還沒。。。”王歸看著皇帝的背影還要繼續說,卻被所有人齊呼萬歲的聲音壓蓋了下去。
“雲相!雲相?”王歸起身拉住要走的雲泰,說道:“雲相啊,敢問陛下這是何意啊?”
雲泰拍了拍王歸的手說道:“王大人不必在意,陛下對你我這等忠心的臣子一向寬容,許是陛下因為和親之事未決,有些心煩,對王大人所請之事也還拿不定主意罷了,王大人再找機會參奏就是了!”
“哦。。。原來是這樣。”王歸點頭,又施禮道:“多謝雲相指點迷津。”
雲泰笑道:“王大人不必客氣。”
馮牧歸就站在兩人附近,聽著雲泰的一番話,又看了一眼恍然大悟的王歸,暗自嗤笑了一聲,便快步向大殿外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