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談了百善為先的孝,談了萬惡為首的淫,我決定談一談佛教與輪回。
為什麼要談佛教與輪回。
談佛教是因為有先賢長輩看護施恩於我。
談輪回是因為地球母親的慈悲感染於我。
之前,秉持欲要罪人先行罪己的天人感悟,我以《悔過罪己書》向天地人間悔過認罪,後以大道感應,將《道喻》公之於世,唯希望喚醒人心於更大的末日考驗災劫之前,經曆考核的眾生能未雨綢繆,而非亡羊補牢。
其實,某種程度上我自身渡天魔劫,修善自渡,我尚未了結的最大貪惡,將來可能麵臨的牢獄之災也是在亡羊補牢。
而我所以感激先賢長輩,也正因為長輩看護施恩,使我蒙昧之時,受世間五毒浸染,終究沒有犯下淫罪。
我曾坦誠,十三年前從事銷售工作,以公款誘人吃、喝、嫖,雖為公務、為經營迫不得已,但誘人為惡,其罪在我。
我亦認罪,約七年前從事采購工作,有接受彆人宴請,雖折算金額抵罪補過,但世間物欲橫流、貪淫盛行,上述人生經曆,我從大山裡出來,從校園裡出來,就一頭紮進惡欲的大染缸裡浸染多年,請人行嫖、被人請嫖,既身為凡夫俗子,又如何能逃過淫劫?
天可憐見,因尚有善靈未滅,心中長存善念,才有先賢長輩看護施恩。
昔年,我曾曆三次淫劫,銷售有二,采購有一。
而所謂淫劫,必先有淫心,淫心從何浸染而來又日盛?
從世上散播的淫穢書刊著作,從網上流傳的淫穢影像視頻。
少年心性、青壯精神,未經曆男女之事。
淫心既生,又處風月之地,公款也好、賄賂也罷,錢財不缺,美人當前,身為凡夫俗子,心性失守,赤裸以對,如何逃脫淫罪大難?
時至今日,每念於此,我仍不免感激涕零。
大道垂憐,長輩慈悲,以神通力凍結我的雙腳,以此封閉我的男性功能,使我失去淫惡能力,每次均如此止惡,如是者三。
故,自我覺醒之後,對佛教、對總理等諸多先賢長輩,尊重之外常懷感恩之心。
當然,大道教化人間,常因人、因地、因族群不同,而善加變化以利引導。
同樣一束光,佛教信眾心中映出的可能是佛,道教信眾映出的可能是道祖,而基督教映出的可能是上帝,伊斯蘭教映出的可能是**,印度教映出的可能是濕婆神,當代中國人看到的則可能是毛**、周總理,而在我眼中一切良善化身的先賢長輩都值得尊重。
所以,對先賢遺留的善良傳承,若有後世傳承偏離大道,偏離善之本源,但有力所能及之處,也願勸誡修善。
當我以此身此心,注目身邊佛教,便生了要談一談的念頭。
但我並未研習過佛教經文,也不曾通讀過古蘭經,甚至於道德經、於黨的起源宣言都隻是一知半解。
唯獨天人感應,大道諭示,懲戒墮落神靈、冒名神使,著實令人難以置信,這才通讀了一遍聖經。
自然,若有人要與我就諸經文辯難,我自愧弗如,願甘拜下風,也就不為難自己了。
那又該怎麼談呢?
既然我的初衷是為了孩子,那就編故事,講故事吧。
於是稱為故事新編,講一個關於佛和佛教的新編故事。
在古代印度,有個小國,稱為淨飯國,就是每次吃飯都吃的很乾淨的一個小國家。
小國家裡,有個國王尊為淨飯王,王後就尊為淨飯王後,大王子昵稱叫多多,大王子的妻子昵稱叫朵朵,大王子的兒子叫小蘿卜。當然還有個二王子昵稱叫少少。
在古代那個時候,還是奴隸社會,每個國家都有很多奴隸過著淒慘的生活,他們在國王們、貴族們的眼裡,就像家裡養的豬群、**、羊群一樣,隨便打、隨便罵。
比如一個奴隸趴在地上,給騎馬的貴族老爺當下馬的踏腳凳子,貴族老爺自己三心二意,下馬腳底打滑,一屁股坐在奴隸背上,把奴隸壓在身下,奴隸的鼻子、臉都磕在地上,血流不止,也不甘吭聲。
但貴族老爺如果覺得自己丟了麵子,就會遷怒這個奴隸,明明是自己不小心,卻命令打手把可憐的奴隸扔到老虎籠子裡去喂老虎。
這樣的惡行,不僅其他貴族、甚至很多國王也覺得理所應當、無所謂,反正奴隸不是人,如同豬狗一樣的東西。甚至很多奴隸本身都覺得自己生來就是卑賤如豬狗一樣的東西,被貴族欺壓淩辱,都是自己命中注定。
因為在古代那個時候,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所以那些貴族們,那些國王們也沒覺得哪裡不對,包括淨飯國國王、王後,甚至小蘿卜他們。
唯獨多多王子不那麼想,他總覺得奴隸太可憐,應該對他們好一點。
有一天,多多王子坐著華麗的大馬車外出,看到路邊一個小小的奴隸孩子餓死了,他瘦骨嶙峋的中年父親正在悲傷哭泣,心中不忍。
行了不遠,又看到一個貴族老人去世出殯,一大群貴族子孫簇擁著悲悲切切正送葬。
多多王子忽然心中有所觸動,就跟趕車的車夫說:“你覺得我作為現在的王子,一個今後會成為國王的尊貴的人,一定能比一個奴隸活的更長久嗎?”
車夫是個忠誠的老實人,仔細想了想,答道“不一定,如果一個奴隸不餓肚子,又不會受罰被殺害,可能會活的更長久,但無論如何,大家都會老死。”
多多王子點點頭,“說的對,不論貴賤貧富、不論國王乞丐,大家都會老死,從生到死,大家都同樣經曆、眾生平等。”
車夫在空中揮舞一下馬鞭,甩出響亮的鞭哨聲,並未沒抽在馬身上,但馬兒卻加快了速度。
然後,老實的車夫應答了一句:“但還是貴族大人們會受天地恩惠,剛才的孩子三、四歲就餓死了,他的父親估計不到三十歲樣子,眼看也要死了;而剛才的貴族老爺至少活了六七十歲,貴族子孫一大群,說不定我隻要好好地侍奉王子殿下,下輩子也能生在貴族老爺家。”
多多王子聞言,心中又一動,說道:“你怎麼會生出這種奢望,身為奴隸如何能托生為貴族?”
車夫聞言一愣,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答道:“對啊,可奴隸們都這麼期望,畢竟貴族老爺們壽命越長,子孫就越多,子**多貴族老爺就越多,不斷多出來的老爺們,總要有人投胎不是!”
多多王子隨口答道:“按你的想法,今後就全是貴族老爺了,沒人乾活做工,也沒人再是奴隸了。”
車夫一拍腦袋,瞪大眼略顯驚恐:“對啊,剛才路上奴隸的孩子餓死了,奴隸也快餓死了,今後如果貴族老爺們越;來越多,吃用的更多,那麼奴隸們餓死的更多,沒人種地乾活兒,這麼多的貴族老爺們吃什麼?王子殿下成了國王又吃什麼?”
多多王子聞言,如同當頭棒喝,頓覺頭腦發暈,沉默失神。
忠誠的車夫仍在替現在的王子殿下、未來的國王將來吃什麼想辦法,對此渾然未覺。
素有善心的多多王子,因路上所見所感,又與車夫一番對話,忽然啟發了靈感,總感覺心中有一盞亮光,如同風暴夜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忽然看到遠處有一盞燈火在璀璨生光。
於是,他回到王宮中,寢食難安、身形憔悴,終於找到一個僻靜所在,坐在一株菩提大樹之下,凝神靜氣、發覺靈感,自我感悟。
正所謂善念生發,天人感應,地球母親發現自己的一個孩子,靈魂之光璀璨奪目,深感欣慰,於是大道垂憐,善念溝通,多多王子感悟體會,終於心中疑惑破解,大徹大悟。
然而,知道難,行道更難。
真知道,卻不真行道,則道不真,則為假知道或知假道。
多多王子悟道總體概括有三條:
存平等心,秉持眾生平等。
存善良心,秉持與人為善。
去貪婪心,戒除不勞而獲。
但在行道時,多多王子卻遇到了難題。
第二條存善良心,沒問題,多多王子平素樂善好施,家人族群也喜聞樂見。
但第一、第三條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他是現在的王子、未來的國王,他的家人、族群如何能理解並願意支持,允許他與一群豬狗樣奴隸,談什麼平等;更何況多多王子不僅勸告他們善待奴隸,還希望貴族們自己也能慢慢自食其力。
那還要奴隸乾什麼?
世間的慘劇每天都在發生,每時每刻無數的奴隸都在悲哀死去,而多多王子卻呆在皇宮裡,有心無力,倍感煎熬。
他心中想的是,如何才能讓貴族們善待奴隸,讓奴隸們覺醒自己即生而為人就絕非豬狗禽獸,如何才能讓奴隸不再為奴隸,讓奴隸製度滅絕消除,讓世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不論人貴賤尊卑,將來大家都能活到六七十歲,就是三個六七十歲,而不是一個三歲,一個三十歲,一個六七十歲。
然而,現實是:
他的父親、母親,上了年紀,已經沒了改革的心思,更多希望多多王子快快成長為一名國王,老人們也好退休養老。
他的妻子更多規勸他應該多關心下自己的王位,二王子少少已經隱約透露出窺視王權的心思,不要讓人鑽了空子。
他的兒子少不更事,因身邊夥伴全是一群貴族子弟,身邊長輩親朋都是王室貴族,如何能聽懂父親善待奴隸的規勸。
他的弟弟少少王子,身為一名養尊處優的貴族,平素與諸多貴族交往甚密,見多多王子如同瘋魔,難免心生妄念。
多多王子又想,即便成為淨飯國國王,以這樣一個小國國王的身份,他就能讓奴隸自尊自愛,就能讓貴族棄惡向善,就能讓貴族善待奴隸,並改變其他的國家,改變整個苦難的世界嗎?
不能?
如果那樣做,更大可能是,自己國家的貴族和奴隸們,都會認為新國王瘋了。貴族們會發動叛亂推翻新國王,而衝鋒陷陣的還是奴隸。
即便貴族們沒有推翻新國王,淨飯國是一個小國,一個小國的絕奴,將挑戰周邊,乃至更遠、更多的大國,那時遭殃的是整個淨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