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商朝左相家裡,燈火輝煌,伊尹盤坐桌前,正在揮筆破墨,批改奏章,神態肅穆,異常認真。
忽然見一仙風道骨的道人突兀出現在房中,伊尹心中一驚訝,定眼一看,竟然是自己師尊,心中大喜,趕緊起身參拜。
度厄真人一番交代,伊尹拜倒,言道:“弟子領旨,必定完成我佛重托!”
真人化為一陣清風無影無蹤,似乎從未出現過,隻有伊尹獨自坐在那裡沉思。
第二天,成湯接受諸侯朝賀,正式登上寶座的時候,通宵飲酒,在睡夢之中再次看到一燃燒金焰的玄鳥,此鳥圍繞成湯九匝,而後在一團烈焰中顯現出一金人,比丘形,結知趺坐,頭戴五佛冠,全身櫻絡珠寶嚴飾,顯得華麗高貴。
此次這玄鳥不說一句話,而後化作一片奇異花雨灑落,似乎都能聞到異香撲鼻。第二天,成湯早朝登殿,設聚文武。但見:
瑞霄紛紜,金鑒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
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靡氤氳籠寶扇,且看他攤尾低回。
成湯批複完一堆奏折之後,對左右文武言道:“昨日寡人又再次夢到護國神鳥玄鳥,隻是最後化作一渾身放著金光的光頭男子,不知眾位臣子可知道是誰?”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儘皆不知。有左相伊尹出列,俯伏金階,高擎牙第,山呼稱臣道:“據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一尊神人,稱為“佛”,乃是光明之身,不垢不淨,纖塵不染,以慈悲普度為宗旨。雖然不知道燃有焰火的是哪位,不過應當是一眾佛陀中的一位。“
成湯聞言,麵色欣喜,言道:“那就勞老承相,派人去那西極之地,求取佛陀來我國土,護估萬民,國作綿長。”
早朝結束,伊尹回府,當即安排幾個勇猛之士在走南闖北的商客帶領下,往西方而來。幾人跋山集水,曆儘千辛萬苦,來到號稱西賀牛州的十萬大山,雖然不見人煙,卻見凶禽猛獸居然如人一般知禮,行度有章,不傷人害命。
且不說幾人入得西賀牛州,被準提感知。準提看著萬裡之外的幾人,一彈指,一道清輝擊打在望月峰上盤旋的白孔雀,那孔雀落下,托起羅漢兩人而起,飛往外山。
眾人正走到一座山下之時,天空出現一隻十丈大小的白孔雀,祥雲繚繞。瑞氣騰騰,而後從其背上飛落兩人。頭放雲光,身披袈裟,結知跌坐,盤坐於金花之上墜落。
有飛天飛行於虛空,身披天衣彩帶、嚶格,手持樂器、香花、珠寶等來供養阿羅漢。眾人見到,以為就是此行所找的佛陀,按照排練好的,跪倒在地,大呼:“小人拜見天神佛陀!”
迦什摩騰、些法蘭兩名阿羅漢相視一眼,而後對地下眾人言道:“我等不是爾等所謂佛陀,而是佛陀弟子阿羅漢,今我佛阿彌陀佛感商王誠懇,特遣我二個往京都傳法!”
跪伏的眾人剛開始聽道此二人不是佛陀之時,無比沮喪;不想片刻聽聞此二人攜佛陀法旨前往都城,自己等人即使沒有找到佛陀,想來也可以將功折罪,交代完事。
於是歡天喜地地迎著兩位羅漢尊者往回走,在十萬大山找了幾匹白馬,馱載二位尊者缽盂中飛出的佛經、佛像,往商朝國都亳而來。
曆儘三年時光,終於回返都城。伊尹報於成湯,成湯接見了兩位阿羅漢,下了旨意,允許二位尊者選取道場。作為宣揚佛法之地,更是敕建了一座寺廟,叫做“白馬寺”,紀念白馬馱經功勞。
佛門雖說傳道困難重重,但是自此五台山成為佛門道場之後,不斷有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陀、菩薩降臨顯身,普濟眾生,終於慢慢站穩了腳跟。準提見佛門已經在中土站穩了腳跟,欣喜不已,更是愈勤勉,不斷開壇講道,為一眾弟子釋疑解惑。準提知道時機還未成熟,嚴禁門人與三清門下衝突,以退避相讓為先,是以雖有衝突,但總體相處倒也融洽。
大禹治水後,其子啟建立夏朝。通天教主見幫助人間帝王治理天下有功德可得,於是命令自己教下萬仙積極入朝輔助帝王,在人間建立截教道統,以增強截教氣運。最近通天教主察覺到自家大教氣運開始稀薄,被佛門吸納,按捺不住,求計於師兄。
通天教主喚來水火童子,牽來本牛,跨上其背,慢悠悠往玉虛宮而來。元始天尊正在玉虛宮運轉元神,靜心參悟道法。陡然睜開雙目,拿起三寶如意,一敲雲床。不時白鶴童子進殿,吩咐道:“去將你南極仙翁師叔喚來,去山外迎接通天聖人。”
白鶴童子領法旨而出,在桃園找到南極仙翁,將大老爺法旨傳了。南極仙翁依命而行,來到昆侖山前,靜候教主。半響,就聽東方天際一片環佩叮咚之聲傳來,清香之氣襲地,在一團清澈雲光中一本牛四蹄踏著雲團,載著一青袍道人而來。
教主下了坐騎,受了拜禮,往昆侖山頂而來。到得山巔,就見有白鶴童子守在門前,為教主通報,開啟門戶。教主跨入大殿。
元始天尊一指,地上雲氣翻滾,升起一座與自己一般無二的雲床來,請教主落座。
教主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對元始天尊言道:“師兄想必也覺察了吧。西方二位不知道耍了什麼陰謀詭計,騙取女媧娘娘,將人族氣運分享與佛門,讓佛門在人族間站穩腳跟,如今還裝神弄鬼,讓人皇支持佛門,我道門氣運岌岌可危,師兄可有良策?”
元始天尊思忖片刻,開口道:“吾等還有老子師兄為長,還是去八景宮一趟為宜!”
通天教主聞言,眉宇一陣灑然,點頭道:“不錯,大師兄位居我等之長,當有妙策,解此災劫!”
二人出了昆侖山,通天教主坐著青牛,元始天尊則上了九龍沉香輦,坐了飛來座,由南極仙翁控製車輦,兩位教主往八景宮而來。
而太素天媧皇宮女媧娘娘則秀眉微蹙,盯著聖人異象,不知道想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中接引道人手中念珠一頓,而後若無其事的繼續撚動,隻是周身開始波動的光明火焰顯示出內心的不平靜。
一根黃白相間的菩提樹下,準提端坐八寶雲光台,一根非金非木的樹枝斜倚前胸,心定氣閒地看著眼前八寶功德池中無憂無慮的鰱魚。這次拉上女媧娘娘,對上東方三聖,實力相當。何況自己佛門隻不過在五台山作為據點傳道,隻不過一個教派在傳道,並沒有危險到玄門三教的地位,東方三聖不會為此大動乾戈。
屆時最多會是大家儘力傳教,相比之下,隻不過一場文鬥而已。自己西方佛門大興,當在封神過後,現在隻不過大興前的前期準備而已。
二位教主來到玄都洞時,早有玄都法師侍立在門前,等候二位教主。玄都自去招待南極仙翁,二位教主入了洞,進了八景宮,見了老子,一一坐了蒲團。
通天教主將自己在玉虛宮所言又說了一遍,老子聞言,歎道:“貧道還需二位師弟相助一把。“
兩人聞言,心有靈犀一點通紛紛拿出鎮教至寶,就見老子食指一彈,一道紫氣擊打在太極圖之上,一陣陰陽二氣翻滾;元始天尊口吐一口乳白祥光,落到灰煤凜的盤古幡上,有一團灰霧升起;通天教主屈指一彈。金鳴之聲傳來,道道劍氣從四把殺氣騰騰的寶劍上溢出,彙聚成一團劍光。
老子拿出玄黃玲瓏寶塔,道道玄黃之氣,將三團雲氣聚攏,慢慢融合,而後一巨人從迷霧之中出現,手持巨斧,朝虛空狠劈,切斷道道晶瑩絲線。顯露出一絲天機來,被三位教主得知。
“這女媧娘娘還不死心,知道西方大興天機已顯,卻無插足人族的理由。這次娘娘將其身所含人族氣運轉嫁於佛門,怪不得佛門氣運一時無兩。”通天教主冷笑一陣,滿臉嘲諷。
元始天尊接口道:“女媧娘娘妄圖與佛門結盟,以抗我玄門,倒是一招妙棋,隻是結局怕是遂不了娘娘心意。”
老子道:“佛門此次隻不過在五台山立下道統,還遠遠未能和我道門相爭。我們也不大動乾戈,但是也不能給予輕視。”
三人密探一番,而後兩位教主出了八景宮,返回各自道場。不久東海之處飛出無數流光,往商朝而來,正是奉通天教主法旨,來商朝專門與佛門作對。
同時八景宮和玉虛下諭旨,無數修道仙門儘皆收到,於是足足有十萬宗門離開原來根基之地,在連綿山脈間建起座座道觀,不時傳出道德之聲。
就這樣,佛道相鬥,開始在商朝各個階層蔓延,以至於插手到皇室內鬥之中。雙方在朝堂之間你爭我鬥,國家社稷開始不穩。一度幾次遷都,緩和矛盾。
二人查驗風水,看準了當時的“清涼山,道教又稱為“紫府山”,想要在道觀雲集之處,建造佛廟,卻被排擠,於是上奏成湯。
成湯亦是麵臨巨大壓力,因為三皇治世之時是以“道”治國。五帝時代是以“德安邦,玄門眾人遍布朝堂、鄉井之間,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作起來就顯露出巨大的威力。
成湯為了安撫重臣,又不能言而無信。整日愁眉苦臉,苦思解決之道,這日,網剛入夢,就見那隻玄鳥再次出現,給成湯出謀利策,而且要成湯做一件事情,來償還人情。
第二日,早朝期間,有左相伊尹再次上奏,要成湯定奪清涼山歸屬,成湯下諭旨,言道:“自古我人族隻聞玄門道德之事。不聞西方化外佛法,不如開場論經大會,辨彆道法和佛法高低優劣。”
眾人聽聞,儘皆覺得合理,於是二位羅漢和一眾清涼山道士約定,約期焚經,以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