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聖從紫霄宮回來不久,東海金鼇島個是群仙雲集,或踏仙鶴。或騎猛虎,或駕神龍,或坐香車,或踏雲光,如同星雨往金鼇島積聚。
玉虛宮外的金鐘敲響,南極仙翁憂心仲仲,不緊不慢的敲著就見洪荒各處升起十三道流光,往昆侖而來。
話說接引準提回到須彌山,傳下法旨,馬上把眾弟子召集過來。不久,就聞極樂世界金鐘大作,獅子怒吼,騰起件陣佛光雲氣,無量道音瞬息之間傳遍洪荒各處。洪荒各處騰起座座法蓮,儘皆往西方而來。
接引見四方所有的佛陀和數十菩薩、百餘羅漢在位。眾位弟子朝瑞霄蓮台之上的兩位教主三匝,而後一拜,“弟子見過兩位教主,願聖人萬壽無疆!!”
接引端坐七寶蓮台,無量清淨,無量壽福,傳下法旨,“爾等且起身!”
眾位門人隨後排資論輩,坐好蒲團,靜聽教誨。
接引一晃手中拂塵,言語中略微遲疑,憂慮道:
“今日召集爾等前來,卻是告訴你等一件事情。恰逢一千五百年神仙殺劫,道祖降下法旨,要借人間王朝更迭之際,完此殺劫。此次大劫涉及玄門三教和我西方沙門,不斬三屍者儘在劫中,爾等集要極其小心。”
此話一落地,宛若旱地驚雷,憑空炸響,炸得眾位門人一時之間緩不過神來。
接引門下弟子藥師身呈藍色,烏肉髻,雙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麵相慈善,儀態莊嚴,隱含無量慈悲,聞言急忙問道:“這殺劫如何算是度過?”
由不得眾人不擔憂,西方靈氣缺乏,修道困難,西方門下弟子除彌勒外無一人斬斷三屍,其餘眾人都自身難保,一時之間也難以自持。
準提心境古井不波,清風拂山崗一般,望之,心中微歎,微啟丹唇,口中吹拂百色光華,蘊含無量清香、無量道韻,席卷七寶林,言道:
“此次有天地一神榜,叫做“封神榜”可以拘押真靈。榜上有名之人,死後入得天庭為職,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分神八部,雷、火、瘟、鬥,群星列宿。有四教弟子入劫,三山五嶽散仙亦是榜上有名之人。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回之劫。
隻是究竟各家有幾人入劫,還未可知,爾等當有心理準備,坐好應劫準備。到時大劫開始,須彌山問道宮將封閉道場,爾等不得擅自離開須彌山,違者重罰!”
言罷,接引準提讓眾位弟子下去,兩人立馬就為即將到來的大劫商議了起來。
接引愁眉不展,蔚然歎道:“這巫妖量劫才過去多久啊,如今又逢這神仙殺劫的封神,天下眾生還不知道要受多少的苦啊!”
準提道:“師兄大可不必憂愁,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道祖要在人家了結神仙殺劫,刀兵之禍實在難免,生死命數,已經天定,我等亦不得插手!我們當下能夠做的,就是想想該如何應對著封神一劫。”
接引聞言,白眉一拂,言道:“應對,此次我們佛教亦在此次大劫中,最好的辦法室讓門人不出須彌山一步,閉門緊頌真經就是了。這樣,他們自然不會遭劫,我們也無什麼好憂慮的了!”
準提麵容枯黃,骨骼清臒,渾身綻放三十二色光華,無垢無淨,不生不滅,萬劫不壞,澄淨琉璃,遍體生香,輕輕一笑,道:“封神乃是天地間一大劫,道祖定下封神榜,須有三百六十五位三教弟子上榜。人數不足,殺劫不完,況我西方也現大興,但是也有一些門下弟子,不尊我佛門規,惹事生非。豈是緊閉山門,所能逃避的呢。”
接引有些不忍,道:“吾之宏願乃是度化洪荒眾生,入我門,當享極樂,無論入門先後,根骨好壞,一律平等視之。”
準提慧光照耀,宛若蒼穹神日圓月,智珠在握,從容不迫道:“自盤古開天以來,龍鳳劫在前,巫妖量劫避無可避,連道祖都無可奈何,何況你我兄弟。師兄雖然大慈悲,但天道如此,我等聖人尚需順應天意啊!”
接引沉默下來,麵露疾苦,良久方才歎息,道:“師弟有何高見?”
準提道:“嗬嗬,師兄,三教弟子上封神榜好乎?不好乎?
接引愕然,答道:“師弟此言奇怪也哉,自然是不好了。身上封神榜,受天庭驅使,自身不得逍遙,並且修行永難進步,當然不好了!”
準提哈哈一笑,道:“怎會不好?上了封神榜,不懼死亡,又受人間煙火供養,有無邊福祿享受,逍遙一生,不是挺好麼?況且我佛門弟子在天庭任職,受人間煙火,也可以聚無量教運,豈不是很好。”
接引佛目之中日月浮現,慧光蘊藏,若有所思。
準提智珠在握、從容不迫,自有一股清淨逍遙意態縈繞,笑道:“我們可以送一些根基比較低的弟子上天庭,站天庭神位,為我佛門廣聚人間煙火。門中精英人物卻讓他們不得出須彌山,不惹因果,閉門緊頌真經。”
接引眼前一亮,眼中了然之色一閃即逝,喜道:“師弟高見,為兄不如也!”
準提笑了笑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這封神一劫,在我看來,對我們佛教來說卻是一次機緣!”
“師弟說笑了不是,這封神一劫乃是神仙殺劫,凡聖人以下,未曾斬屍者都有遭劫的可能。觀我教門下,出了你那弟子彌勒憑借著幫助三皇五帝分得的功德斬卻善屍,成就了準聖之位,其他皆是有遭劫的可能,這機緣一說何來!”
接引聖人智慧通達,卻也沒有猜到準提的打算。
準提心裡想:自己師兄接引果然心地仁厚,不善於籌謀劃算,就靠接引一個人,佛教大興恐怕是遙遙無期呀。
準提歎道:“師兄,通天教主截教坐下有四弟子,徒子徒孫遍布名山大川,傑出精英不可計數,號稱萬仙來朝。再看原始天尊的闡教,有南極仙翁,燃燈道人,坐下有十二大弟子子分駐四方,擇徒而授。闡教雖然表麵上不如截教般人丁興旺,但門中上下外鬆內緊,表麵上不露聲色,背地裡韜光養晦,更在暗中連接各地散仙,關鍵時刻振臂一呼,從者雲集,實力殊不可辱,可與截教分庭抗禮。
你看我西方,雖然你我兄弟苦心經營多年,但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門人,也就那麼幾個,三清乃是鴻鈞的親傳弟子,我們隻是記名弟子。我們要門人沒門人,要靠山沒靠山,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前途堪憂啊。”
接引臉色愁苦:“師弟,隻要我們多渡回一些資質超凡的弟子,定能使我佛教大興。”
準提搖搖頭,道:“我們西方自從祖脈被毀,西方修道之士資質平庸,而且我們西方在東土根本沒有信徒,無處接受香火,即使我們能渡回一些有資質的凡人來西方教修煉,未免進度太慢,我們兩兄弟再怎麼玩命教授,恐怕也比不上闡截二教的優勢。如今已經比闡教二教低了,還跟在人家後麵因循守舊,還怎麼可能趕得上人家呢?”
接引愁苦更甚:“師弟,這可如何是好?”
準提笑著問道:“道兄觀那三清的關係現在如何?”
雖然心裡對準提為何會提這樣的問題很是疑惑,但接引還是回答道:“自然是很差了,特彆是原始和通天,恐怕這二人之間,日後難免會有一戰。”
準提深以為然道:“此次量劫乃是神仙量劫,闡教和截教必然火並,佛門便可從中牟利,此乃千載難逢之機遇,可遇而不可求。”
接引聞言,心中稍安,隻是眉宇之間依舊愁雲盤旋,久久不散,遲疑道:“封神量劫開啟,氣運流轉,就在一念之間。誰是量劫主角,絕非一時之間可以看透,此事不能著急,否則一旦壓錯寶,氣運相連之下,量劫之時必定大教衰落、門人遭劫,必定要慎之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