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就離了道場,來到地仙界,搜尋了一番,便駕雲往函穀關而去。
再次踏足於洪荒大陸之上,這次準提卻是棄了乘雲禦氣,隻是單憑腳力行走,看日升月落,觀雲霞明滅,感受那天地造化之妙,又是另外番感受。
慧眼掃射,金光流轉,觀地脈走向,選一鬆柏,袖袍輕拂,萬丈高下,鬱鬱蔥蔥的鬆柏下自有散香氣的清淨瑤草結成藤床,遂端坐其上,靜心打坐,靜待老子一行來臨!
此時,地仙界陷入夜色之中,星辰閃爍,點點如燈,光輝如同流水傾瀉而下,在樹冠縫隙中落下斑駁影像!微風吹來,婆娑樹林,隨風擺動,沙沙作響!
一夜過後,啟明星起,朝日光輝不見其形,已見其光,紅彤彤的皓日如同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羞澀女孩邁著嫋嫋三寸金蓮碎步緩緩走來,白魚翻肚,光華普照!
準提睜開慧眼,眼中不見絲毫光華,渾濁無比,沒有絲毫生氣,如同死物,氣息遮掩,不察絲毫,真是道行越高深,不再鋒芒畢露,反而氣息晦澀難察,若有若無。頂門衝出一道白虹,彈指之間,漲大成粗如巨桶的氣柱,浩浩蕩蕩直衝九天之上,往命運長河探去。氣息直入其中,不曾激起半點波瀾,平靜如初。神念查探天機,推算天機。
突然,天際騰起浩瀚紫氣長河,紫氣東來,浩浩蕩蕩,華貴無比,惶惶浩然,異香襲襲,一團玄黃雲團從而來。
正主兒來了,準提心中一喜,站起身來,迎了上去,行了一段距離後,遠遠見一人乘青牛而來,此人正是那老子,而老子背後也跟著一人,卻是多寶道人。
“道兄有禮了!”準提上前對老子道。
老子一見準提前來,心裡一驚,自己明明此行之前已經施法擾亂了天機,按理說聖人之中誰也不會算的此事,為何這準提能知道呢,莫非他的道行已經遠超我等,這不可能啊!
老子不動聲色,問道:“準提道友此番前來卻是為何?”
太清聖人白發蒼蒼,麵容卻是紅潤似孩童,長生不老,莫過於此。天尊乃是道祖親傳大弟子,位居諸聖之首,手持先天至寶,道行高深,人族至尊,威震亙古、威壓三界,其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即便是西方二位聖人接引準提,亦是不敢對李耳有所絲毫輕視。
準提回答道:“卻是為了多寶而來!”
老子看著眼前的準提,心中感覺有些複雜,忌憚中又帶有幾分敬意,忌憚這位西方佛門二教主不顧聖人顏麵,頻頻來東方搶奪資源人才,和玄門爭奪氣運手段,頗不光彩,卻又不得不敬佩他的毅力與精神。
其實說句公道話,準提也是大智慧大毅力之人,一心教化洪荒蒼生振興西方大地,並為此付出了莫大努力。不可否認,準提為了達到目標,確實采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可西方靈脈貧瘠,比之東方大有不如,若是采取正當手段與東方競爭,那西方卻是永遠都不可能發展起來。
洪荒中誰不愛惜麵皮,為了各自麵皮常常生死相見,準提乃是天定聖人,怎會不愛惜自己的麵皮,可為了西方之大興,卻能毅然將個人名聲拋開,也確實值得敬佩。
各自立場不同,也就決定了彼此間的利益不同,觀點各異,為了自己的利益所在,出手較量也是在所難免。老子雖然佩服準提的毅力和精神,可他為了維護玄門的利益,一旦對上西方也不會手軟。
老子慢悠悠地道:“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無得自然;紫氣東來三萬裡,函關初度五千年。兩位道友立下宏願,要大興佛法,普度眾生,隻是佛門偏居西牛賀洲,根基淺薄,教義缺失,以至於氣數不能暗合天機,彌蓋洪荒,不為圓滿。貧道此次便化胡為佛,也算順應天數。”
準提心中大罵老子狡猾,封神大劫過後,老子將道場搬移洪荒世界,安居三十三天,不問外事,表麵上清淨無為,靜心參悟道法玄機。實際上算計驚人,知道天道運轉之下,佛門崛起並且大興,卻是布下大局,化胡為佛,以分佛門氣運,算計了接引準提一手。明地裡還打著順應天數,讓人抓不到把柄,此乃陽謀,不由得接引準提不接。
不過準提也知道這位玄門大師兄掌控兩件先天至寶,力壓群聖,自己和師兄卻是稍遜一籌,力鬥起來,遭到東方三聖的攻擊,大為不善,何況準提卻是有妙計來對付老子,接下倆讓老子吃個大虧。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準提心中卻是冷笑,日後自有爾等好看,當下風輕雲淡,搖頭笑道:“順天者逸,逆天者勞,天數之所在,理不能奪之,天命之所存,人不能強之。多寶道人成佛,是天數所定,妙不可言。貧道故不辭跋,來此助一臂之力。”
老子聽了準提的話,一時搞不清這準提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如今事以至此,分化佛門氣運大事卻是一定要做的。“那道友不妨一同前往吧!多寶,見過西方聖人!”
多寶道人上前一步,一拱手,道:“見過準提聖人,願聖人萬壽無疆!”
準提見多寶道人八卦道袍、芒鞋寶劍,正宗玄門法相,渾身上清仙光盎然,周身漂浮朵朵青蓮,清淨自然,但是機鋒凜冽。
“不愧是截教大弟子!”
準提大為讚歎,當下不動聲色,道:“道友不必客氣,我們這就走吧!”說完,取下七寶妙樹上的一個葉子,拋在地上化為一七色鹿,跨了上去。
三人一同往前函穀關方向而去,這函穀關守關將領名叫尹喜,這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癡迷道法,精通演算之道。
這日尹喜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裡,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看著天象,一番演算之後,尹喜忙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裡,夾道焚香。
這天下午,夕陽西斜,金烏西墜。等在函穀關上的尹喜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身邊有一騎著鹿的光頭,後麵還有一道人,看著三人均是不凡,特彆是那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端是有道全真。再一根據自己演算,麵前這老者定是那聖人無疑。
尹喜上前大禮參拜老子道:“函穀關關令尹喜拜見聖人,願聖人聖壽無疆。”
老子坐在青牛之上,晃晃悠悠的否認道:“關令大人卻是認錯了,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老人,那裡是你說的什麼聖人。”
尹喜當即道:“弟子略通八卦之術,今卜得一卦,卦象顯示卻是漫天由靈氣聚集成的金花飄落,此乃聖人降臨之時,天地所自然生成的異象。且卦象還顯示,來人當是一位騎牛的老者,老師請看,此處除了您外,可還有符合條件之人?”
老子聽了尹喜之話,見此人竟這般聰慧,心中一陣喜歡,哈哈一笑道:“你卻是一聰慧之人,與我有師徒之緣,可願拜入我門下坐我一記名弟子。”
尹喜聞言大喜道:“弟子拜見老師,老師聖壽無疆。”
老子受了尹喜一禮道:“我乃是三清之首太清聖人老子,你既然入了我門下,我也得賜你一個道號,便名叫長眉。”說到這兒又指著準提和多寶道:“這位乃是西方的準提聖人,而這位乃是你通天師叔門下大弟子多寶。”
尹喜聽老子說眼前這個道者也是聖人,心裡也是一驚,趕忙上前見禮。不想一日之內自己連見兩聖,更是拜在老子聖人門下,尹喜都有些暈了。
老子又道:“你雖然入了我門下,但我觀你卻不適合我太清道法,今我便傳你一套我未成聖前創的一套法門,此法門乃是一劍修之術,卻是剛猛霸道,與我太清清靜不符,但卻最適合於你。”一手指向長眉眉間,把那劍修法門傳給了長眉,其中還有一套陣法,名為兩儀微塵陣。
又從懷裡拿出一符和雙劍道:“這兩物一件乃是先天一氣太清神符,卻是我所煉,以後你開宗立派後鎮壓氣運所用,這兩柄寶劍名為紫青雙劍,卻是兩柄難得地先天靈寶,賜給你防身之用。”
長眉接過紫青雙劍和先天一氣太清神符磕頭道:“弟子謝過老師傳法傳寶。”
收下寶物後把老子引入關中,道:“老師乃是聖人,多是隱居天外,不知多少人希望得到老師教導,老師何不著下一書,教化萬民?”
老子本就是人教教主,人教教主卻是須得教化萬民,聽了長眉話點頭道:“此法甚好。”
說完便立下一書,分為上下兩篇,共五千字。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此乃人教教義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