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駕起筋鬥雲,往鐵刹山來;不一時來至鐵刹山八寶洞,真好景致,怎見得?有讚為證:
金碧輝煌,珠玉燦爛;青蔥婆娑,蒼翠欲滴。仙鸞仙鶴成群,白鹿白猿作對;香煙縹緲衝霄漢,彩色氤氳達碧空。霧隱樓台蓮疊疊,霞盤殿閣紫隱隱;祥光萬道臨福地,瑞氣千條照洞門。
整座山靈氣彌漫,一切勃勃生機,不見衰亡,不顯枯萎,乃是造化氣象,真人道境。
孫悟空初入鐵叉山,但見亭台處處,樓閣頻起,山林片片之間,奇花異草無數,其間有生靈來往奔走,俱都是些仙禽神獸,偶有得道者,吞日月精華,吐靈珠淬煉,實在是神仙世界,令其吃驚不已。
八寶洞內盧聖端坐蓮台,心中有感,慧眼一觀,早已看見孫悟空來到,微微一笑,即命守山大神去迎。
話說孫悟空至八寶洞,不敢擅入,突然傳來一聲:“孫悟空,哪裡去?”
悟空抬頭一看,此大神一身金甲,卻是獐頭鼠目,不正是黃風大聖嗎,當即喝道:“黃風怪,你怎麼在這裡?”
黃風大神雙手一拱,笑道:“大聖,我已跟了天尊老爺,受了善果,被封為守山大神,鎮守仙山,常聽法教。”
孫悟空哈哈笑道:“你這黃風怪,你還要感謝俺老孫呢,當初不是俺老孫饒了你,你已此做了黃風嶺的屍鬼矣,今日得了正果,在聖師處鎮守鐵刹山,稱為大神,你叫不得我一聲老爺?”
黃風大神陪笑道:“大聖,古人雲,君子不念舊惡,隻管題他怎的!老爺著我來迎你哩。”孫悟空就端肅尊誠,與大神到了八寶洞內,參拜文昌天尊。
孫悟空進內,見一道人端坐祥台,綻放萬丈神華,旁邊有童子在側隨侍。
大羅天闕,文昌天師。尊居九霄之高,位正中天之位。
佛號普賢王佛,道稱妙岩玄尊。
旋璣玉衡齊七政,總天經地。日月星宿約四時,行黃道紫。
萬星宗師,諸天統禦。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萬象教主,無極元皇。中天文昌,淩霄天師。
孫悟空感受到盧聖身上那晦澀如淵的浩瀚神威,不敢怠慢,向前稽首,道:“孫悟空拜見天尊。”
盧聖麵容安詳恬淡,聞言,眸光綻放,宛若開天辟地之初的第一縷神輝,照耀大千,普照周天,萬物生輝,淡淡地望了一眼孫悟空。
一眼就讓孫悟空渾身冰涼,心中震動不己,仿佛所有暗藏的秘密都被其看穿了一樣,不禁麵色大變。
“咦,竟然已斬去惡屍,進入混元之境!”盧聖眼中閃過讚許之色,輕輕讚道。
孫悟空一聽此話,心裡大為佩服。但更令他不可思議的是,從這位文昌妙岩天尊身上感應不到有法力的存在,這說明兩者的修為相差天壤之彆,才會出現這種情形。平生也隻有自己師尊菩提祖師,可是觀音菩薩、鎮元大仙等人,都沒給他這種感覺過。
“悟空,你如今已斬去惡屍,修成托天巨猴化身,奪取天地造化之功,日後證得那不生不滅的混元道果,才能真正脫去天命掌控,不生不滅,旁觀那宇宙演變輪回,億萬時間不過是一點流沙而已。”
孫悟空搔搔頭,不好意思道:“俺老孫也不知道這猴子是怎麼跑出來的呢?”
盧聖笑道:“天道渺渺,仙道漫漫他。悟空,貧道問你三個問題。若你的回答讓我滿意,我便傳授你混元大道,你看如何?”
孫悟空點頭喜道:“好!”
盧聖目光望向遠方,遠方,天地渺遠,山雲一片,淡然道:“孫大聖,何為道?”
一聽提問,孫悟空一愣,他修道無不有數千年甚至上萬年,修真悟道乃是修者的日常功課。隻是,這猴子大都熱衷於一些具體的功法要訣,對於大道本身的思考反倒極少。
沉吟好久,才朗聲道:“長生!”
自從在花果山中親眼見到一位朝夕相處的夥伴死去,孫悟空就已經立下誌向,此生追求之大道,必須是且隻有是長生大道。唯有長生,才能擺脫死亡;唯有長生,才能超越凡俗;唯有長生,才能有機會實現自己其他的夢想。
盧聖略一點頭道:“大道即長生,這並沒有錯。隻是,略俗了些。人人都說孫大聖乃玲瓏心腸,今日回答,卻也未見高妙!”
孫悟空雙眼緊盯盧聖,道:“請天尊指教!”
盧聖道:“巫妖大劫期間,北方有一大龜,龍頭蛇尾,背甲陰陽八卦之紋。那龜身長一千三百萬裡,甲背寬八百萬裡。那龜每千年方呼吸一次,每萬年方睜一次眼。我修行十萬年,它就大睡了十萬年。這大龜壽元已經經曆數十個紀元噫!不知如此長生,孫大聖以為如何?”
孫悟空聞言,沉默不語,好一會,拱手道:“受教了,不知第二個問題是什麼?”
盧聖一笑,道:“孫大聖,何為道?”
孫悟空又是一愣。這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不是一樣的嗎?
隨即立刻道:“得大自在,大逍遙!”
盧聖不可置否,道:“哦?不知孫大聖有何解?”
孫悟空道:“昔年我曾遊南贍部洲,曾見一猴被人抓捕,關在籠中。主人乃一仙人,他告訴小猴,隻要小猴乖乖呆在籠中,讓他每天取一滴鮮血,那麼,他就能天天為小猴提供靈果靈酒,讓小猴再不用受日曬雨淋、饑腸轆轆之苦。可是,小猴並沒有答應。他寧可拗斷雙手,也要砸爛枷鎖,逃離牢籠,重新回歸山林。雖然在山林中有狼蟲虎豹威脅,經常食不果腹,可是,小猴卻覺得相比籠中生活要幸福太多。”
孫悟空又道:“修道是為長生,若為長生放棄自由,那毋寧死!”
盧聖大笑道:“好,好,好!說得好,為得自由身,毋寧棄長生!孫大聖,你這個答案我很滿意!”
孫悟空一拱手,道:“請天尊出第三問。”
盧聖眨眨眼睛,道:“孫大聖,何為道?”
旁邊小童一聽,頓時都笑了起來。這盧聖天尊是不是耍人啊?接連三個提問都是何為道。這出題是不是也太不走心了?
那邊孫悟空卻陷入了深思。
何為道?何為道?何為道?自己真的想明白了嗎?
孫悟空閉上雙眼,陷入往事之中。
孫悟空想起了在花果山中和群猴玩耍嬉戲、一派天真爛漫;想起了在斜月三星洞中與諸位師兄弟一起砍柴學禮,躲在爛桃山中吃遍三千桃林;想起了花果山聚義,和六個兄弟舉杯暢飲鬥酒狂歡;想起了五百年苦苦等待終於法帖被揭下、縱身而起脫去牢籠的喜悅;
想起了高老莊中假扮高小姐戲耍又呆又萌的豬八戒;想起了在五莊觀中三兄弟偷嘗人參果;想起了朱紫國王與金聖宮對自己感激涕零的眼神;想起了金兜洞前和青牛精暢快地三百回合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