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坤隻覺得周身被一股又一股強大的大道道蘊緊緊纏繞,這些道蘊如同一層層厚重的帷幕,將他嚴密地包裹起來,似乎想要阻止他進入這個地方。
地坤心裡很清楚,這些人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多了他一個,其他人所能獲得的機緣便會相應減少幾分。
畢竟,在這論道之中,洪荒的大能強者們都在激烈地競爭著,誰都想要在這場看不見的角逐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好處。
如果少了他這麼一個競爭對手,那麼其他幾個人所能得到的機緣無疑會更多,也會讓他們在未來的大道道途上走得更加順利。
地坤的步伐顯得異常輕鬆,仿佛周圍的大道道蘊壓力對他來說完全不存在一般。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堅定,逐漸邁進了中心區域。
與其他人邁入其中的方法不同的是,地坤並沒有選擇用自己的大道來與他們正麵對抗。相反,他展現出了自己大道獨特的一麵——默默地引導、吸收,轉移,甚至同化他們的大道道蘊。
他的應對方式雖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實際上卻蘊含著無儘的智慧和技巧。
他巧妙地利用自身大道的特殊性和對手的大道道蘊,將其吸收,並且引導到自己想要的地方讓他們之間彼此對抗,自己則像一個過客一樣。
通過這樣的方法,地坤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對局勢的掌控。
而且地坤同化轉化對手的力量時。他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將對方的大道道蘊中的一部分融入到自己的大道之中,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如此一來,地坤他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實力,也從中對自己的對手有了一些了解。
畢竟地坤擅長的就是自己通過領悟創造出來的地道,而地道本身也蘊含著大地本身就擁有的包容,孕育,造化和承載一切的能力。
它不僅包容萬物,孕育萬物,更能夠承載萬事萬物。因此,地坤選擇以這種方式來吸收其他人的大道道蘊,這其實也是一種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策略。
要知道,大道萬千,每一條大道都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然而,人的思想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眾多的大道。
便有了這樣的方法,從其他的大道之中借鑒一部分,而且還不是什麼都行,必須是與自己大道契合的方麵,才能被自己融入大道,讓自己的大道得到養料成長。
所以,大多數先天神魔都會選擇天地孕育時所得到的本源大道為核心,然後慢慢地將其他的法則大道融入其中,最終領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大道。
畢竟同一個大道也有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就像水之大道,有人走得是水的包容大道,有的走得是水的變化大道。
而不管走得是哪一條大道,隻有當一個人真正掌握了這條大道,他就能夠被稱為“一道之主”
根據地坤這些年來的暗中觀察,這種以一條大道為主、逐漸融合其他大道的方法,基本上也是現在洪荒大地的主流,隻是大多數先天神魔還在領悟當中。
畢竟在現在這個還處於開天量劫和凶獸量劫之間的時代,各種傳承和知識都相對匱乏,天地之間的法則大道也還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
這估計是因為洪荒天地初開,天道還沒有出世,洪荒世界好沒有完全演化完畢,就已經出現了凶獸量劫的前奏,所以現在才會是大道代管。
而且,由於開天辟地之時盤古與三千混沌神魔的一場驚天大戰,可能也導致了混沌法則的混亂,所以讓盤古開辟的洪荒天地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和破壞。
儘管如今也可以從天地之間的感悟法則,但是這種感悟的方式遠遠不如後世那般清晰明了,相反,這些法則它們彼此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就如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並不單一。
在現在這個時期,除了那些本身孕育的第一批先天神魔,他們的本源之中就蘊含著一條法則大道,可以使他們能夠清晰地體悟天地之中相對應的法則。
然而,對於其他相對弱小的先天種族和洪荒生靈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這些先天生靈的本源並不像先天神魔那樣強大,他們缺乏一條完整明確的法則大道來指引他們去理解和領悟天地之間的法則大道。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先天生靈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悟性來探索和領悟這些相互糾纏著的複雜法則。
然而,這樣的修行方式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困難的修行方式。
麵對如此紛繁複雜的法則大道,他們很難從中找到一個切入點,更不要說深入理解其中的奧秘了。
就好比是大海撈針一樣,難度可想而知。這也是本次論道的重點,幫助洪荒生靈認識洪荒天地的法則,讓他們能夠找到方式方法修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