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國容與梅顏芳,更是其中的票房“金字招牌”!
他們粉絲群體龐大,影響力輻射整個東南亞地區……有這兩人在,無論是衝擊票房還是後續海外版權售賣,都是無可比擬的優勢。
王常田雙眼瞬間發亮。
這波似乎賭對了?
反觀董評和於東,一股懊悔之情悄然湧上心頭,隱隱覺得自己似乎錯過了什麼絕佳機會?
隨著合約簽訂完畢,眾人相繼離開。
隻是,韓三坪卻沒有走。
呂睿一邊整理資料、一邊投去了好奇的目光:“韓董?你還有其他事嗎?”
韓三坪穩穩地坐在沙發上,眼神中透著複雜的神色:“我想聽聽你後續的規劃,你打算如何將現有資源全部利用上?又準備怎樣實現盈利?”
“哈哈。”呂睿笑著在他麵前坐下,語氣中帶著幾分雀躍道:“我準備從廣告植入、演員營銷、全球發行三個方向入手。”
說話間,他從文件夾裡抽出一份計劃書,指尖劃過用紅筆標注的重點區域。
“先說廣告植入,目前我已經與多家國際品牌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他們會深度參與劇情設計,比如主角跨國探險時,從頭到尾都使用某品牌的戶外裝備和攝影器材,這樣既能自然融入劇情,又能加深觀眾對產品的印象。
然後是演員營銷,張國容和梅顏芳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毋庸置疑,我打算圍繞‘世紀同框’大做文章,營造話題熱度。
而且,影片中的插曲、主題曲、片尾曲,他們倆都同意演唱,這必然能吸引大批歌迷走進影院……我要讓電影從開機到上映,每個階段都有熱點,始終保持高關注度!
發行方麵,北美繼續和華納商談合作,歐洲主攻藝術院線,打出夢想主題;東南亞則靠兩位港星的粉絲基礎打開市場,同時還可以去威尼斯電影節進行展映,借此敲開國際大門。”
說到最後,呂睿已是目光灼灼!
作為一名帶著未來記憶的重生者,他深知商業片可不是單純的票房遊戲,而是要把每個環節的價值都榨乾才行!
韓三坪眼中欣慰與驚歎相互交織,閃爍不斷!
他緩緩站起身,重重拍了拍呂睿的肩膀,語氣裡帶著前所未有的認真:“我倒是小瞧你了,沒想到你不僅擅長文藝片,骨子裡還天生帶著商業片的敏銳!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未來的華語影壇,乃至全球影壇,必將有你的一席之地!”
呂睿被誇的有些臉紅,連忙謙虛道:“計劃裡肯定還有不少疏漏,還得仰仗您多指點指點。”
畢竟後世的商業片運作模式和當下的市場環境不可能完全適配,後續修改調整必不可少。
可這時,韓三坪卻突然話鋒一轉:“最新公布的金像獎提名名單,你留意了嗎?”
“看過了。”呂睿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他為何突然提起金像獎。
“演員提名部分你也看了?”
“嗯,清一色都是香江藝人,沒有一個內地的……”
話說到一半,呂睿突然頓住,眉頭也跟著皺起。
他隱隱察覺到,自己似乎遺漏了某個關鍵問題?
見他愣住,韓三坪語重心長道:“香江電影這幾年風頭無兩,金像獎幾乎成了他們的‘自留地’,內地演員並非實力不足,隻是缺機會、缺平台。
我能理解,年輕導演都想借港台明星的東風實現利益最大化,但長此以往,咱們自己的演員該何去何從?內地電影圈總不能永遠依賴外人撐場麵吧?”
呂睿心頭一震,如遭雷擊!
一心想著複刻前世商業片成功模式的他,竟忽略了當下內地影壇青黃不接的困境。
此刻的內地電影市場,既需要亮眼的票房成績穩固根基,更盼著新鮮力量打破僵局。
“《白日夢想家》雖是商業片,可商業和情懷並非不能兼顧。”韓三坪再次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電影不隻是商品,它也是文化的載體,有些賬不能隻算眼前利益……”
韓三坪告誡完便離開了。
待辦公室的門緩緩合上,呂睿獨自癱坐在沙發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上輩子拍短劇時,為了追求點擊率、完成KPI,他不惜壓縮劇情、堆砌網紅演員,一心追逐流量和熱度。
而今麵對這部傾注大量心血的《白日夢想家》,他才驚覺自己居然不知不覺間走進了窄胡同。
有了更大的平台,也該有更廣闊的視野才對!
記憶中,後世港圈的輝煌早已黯淡,可他卻忽略了,此刻香江電影仍是高懸在內地影壇上空的烈日!
盲目追逐這份光芒,反而忽視了腳下這片土地。
窗外夜幕逐漸深沉,呂睿翻開演員名單,張國容和梅顏芳的名字刺的他眼眶微微發燙。
沉吟片刻,他拿起筆,在空白處寫下一行小字:修內以立文化魂魄,拓外而彰華夏氣象!
“或許該重新考量後續其他電影項目的選角了。”
他低聲自語,心中已有定奪。
這並非否定港台演員的價值,張國容和梅顏芳也並無過錯,而是該給內地演員更多綻放光彩的機會!
畢竟隻有本土力量崛起,華語電影才能真正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
想到這裡,呂睿不禁對韓三坪的遠見心生敬佩!
儘管自己擁有重生者的思維優勢,可在大格局上卻仍帶著小人物的局限。
他現在必須得改變自己的思想才行,因為他早已不是過去那個為了生計奔波的短劇導演,而是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電影人!
“呼!”
長出了一口氣,呂睿目光掠過窗外閃爍的星辰,最終定格在那輪皎潔的明月上。
四下無人,他對著窗外,十分中二喊了句:
“現在……我才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