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聖朝維新萬機憂勞 堂官爭利群議牧馬_皇明之鳳闕龍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皇明之鳳闕龍吟 > 第二回 聖朝維新萬機憂勞 堂官爭利群議牧馬

第二回 聖朝維新萬機憂勞 堂官爭利群議牧馬(1 / 2)

————

起複故吏

————

.

.

.

.

文華殿早朝前,文武百官都在東華門外便殿裡待朝。此時天微微亮,朔風冷冽,皇上往往要遲幾刻才下床更衣。待朝之時,是朝臣們互通新聞的好時光。

禮部尚書呂震來見夏原吉,低聲道:“陳諤昨晚請客,大官人為何不賞臉?”原吉問道:“大官人想必吃得好罷?”呂震笑道:“我身為禮部堂官,總不能失禮罷?我可是吃了晚飯換了便裝才去的,權當散步,也想看看他到底請了甚麽人。”原吉道:“我差家中老仆去傳話了,請柬收到,酒飯免了,若有公事,請在公廳晤談。”呂震道:“他請客準擬是為了起複的事,在公廳不好說,因而想在酒席上說。”原吉問道:“還有誰赴宴了?”呂震道:“我隻看見陳諤與他幾個伴當在樓上下窺望,閣子裡擺著一席好酒菜,卻不見一個來客。”原吉笑道:“這真是新朝新氣象嗬。陳諤請客一個都不來,這也太丟麵皮了。想那太祖皇帝的時節,貪墨銀子在六十兩以上的要砍頭,也有收人財貨獲罪的,但從未見吃人家酒飯獲罪的先例。如今人人都清廉為官不成?”呂震道:“誰家還沒有飯吃,不稀罕他那一頓,隻是不想惹是非罷了。”

夏原吉正在算今年秋糧的帳,差役來報:“夏大人,有客來拜,不知見還是不見?”就遞上一張紅紙名帖,原吉看一眼,點頭道:“請他來見。”少間,差役引著一個中年人進來,那人拱手笑道:“大司農嗬,見你真不容易。”夏原吉認出來人正是前山西按察使陳諤,說道:“原來是陳兄嗬。”示意他坐,差役隨後送來兩盞茶。

二人正說著閒話,一個小吏在門外叩頭痛哭,原吉問道:“你怎地哩?”那小吏道:“大人,小人洗硯後,手還不曾乾,不小心在大人金織賜衣上留了一個手印。小人該死!小人該死!”原吉和悅道:“你快快起來,不要怕,汙了還可以清洗哩。”小吏叩頭去後,陳諤道:“夏大人好雅量嗬。”原吉笑道:“這些當差的人年歲大了,手腳不大靈便,偶有小失,何必計較。昨日也有一個老差役為我擦幾案,水打濕了我才寫的小楷文書,嚇得他叩頭請死。我說水會乾的,你自個忙去,休理會。”陳諤道:“愚弟久聞夏大人有古名臣之風,今日偶見,令人欽服嗬。”原吉笑道:“人的性情如山澗激水中的石頭,磨礪久了自然就沒有棱角。忍是心上一把刀,刀磨鈍了,自然容易忍。敢問兄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見教。”

陳諤低著頭,輕歎一聲道:“愚弟請客,諸公大多不來,令弟慚愧無地嗬。”原吉道:“你何必破鈔,在公廳麵談不好麽?再說呂大人飯後還來見你,也是給了你大情麵。”陳諤道:“他說是在家中吃了茶飯來,我延請他入席,再喝一杯酒,他先慢悠悠地喝幾口酒,接著便拿筷子夾起大塊雞肉鵝肉往嘴裡塞,哪裡像吃了晚飯的人。他來得晚,是看人多不多,隻有劉觀差兒子劉輻來了,他便無顧忌。”原吉心想呂震果然為人圓滑,明明貪吃,還恁多心機,卻道:“呂大人想必不願拂兄情麵。”陳諤道:“正是正是。弟此番進京,兄想必知道來意。”原埋道:“你是想謀一個職事,但你在大行皇帝那時節犯了贓罪,才丟了官,皇上恐怕不會準你起複。”陳諤道:“因此請諸公來吃酒,央請你們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兄是當朝重臣,皇上最信任大司農了。”原吉道:“你若是瀆職丟了官,還好說,你是因為貪婪丟了官,我也不好在皇上麵前為你說話。——知道伏伯安的事麽?”陳諤道:“知道,他是好色丟了官,他怎地了?”原吉道:“我帶你去吏部見蹇大官人,由他與你說。”陳諤道:“我與蹇大人不熟,隻認得吏部右侍郎師逵,請師大人他也不來吃酒,他的家仆說他不在京城。有兄引見,最好最好。”夏原吉道:“兄有所不知,今年八月師大人改南京戶部尚書兼南京吏部事。”陳諤道:“難怪難怪。”

二人來到吏部,與蹇義見過禮。蹇義麵皮冷峭地說道:“老陳,若不是夏大官人領你來,你進不了吏部的門。”陳諤訕然地說:“是是是,勞煩大司農引領哩。”眾人分賓主坐下,蹇義道:“我查了近年貶官罷官的事,起複了許多人,但你不在此例。凡是犯了貪贓的人,一律不得起複。我與皇上說了這個意思,皇上準許了。”陳諤問道:“不知伏伯安起複了麽?”蹇義道:“我將他列在遇赦應當起複的名冊中,皇上見了,說他好色,是一個淫穢的人,這樣的人如何能再來玷汙朝廷。李時勉知道後,說當年營造北京城,伏伯安調遣民夫運巨木有功,往往隻有精力強盛的人才好色,區區(造字:毛幾,毛巴)上的事算甚麽大事,不要因小過而廢能人。皇上仍然不準,誰知過了幾日,皇上卻在文華殿早朝上說那個伏伯安就起複算了,著他到南京工部當差,但不見皇上提起你的名字。”原吉道:“聽說你跟著商人在做買賣,想做官便不要想發財,想發財便休想做官,你想錢權兩端都把持了,哪裡有這樣的好事。”蹇義道:“如今做官俸祿薄,若家中人口多,還不足以供給,除非膽敢犯贓罪,真不如你去做買賣,錢來得明明白白,何必擠身在仕途上哩。”陳諤笑了笑,說道:“人生一世,誰不想立些功名。”說了幾句話,蹇義站起來說道:“公事在身,不便久留了。”陳諤悻悻告退。

陳諤回到客棧,與袁方說此行恐怕無功而返。袁方笑道:“聽說劉觀有些人情味,他不赴宴卻差兒子來,無非是想看看有無禮物相送,何不去都察院拜訪?”陳諤道:“我與他以前還有些交情,不知他目下還願不願意相助。”袁方笑道:“請錢神出來便是。”二人來到城西都察院,陳諤遞了名刺,一個老差役出來引著他去見劉觀。陳諤見了劉觀,關上門,轉身納頭叩拜;劉觀做出踞傲的模樣,當陳諤起身時,看見他的左袖裡仿佛有些重荷,劉觀的麵皮即刻燦爛起來,忙說:“免禮免禮,請坐著說話,——陳大人,許久不見了。”直房門外有人呼“大官人,刑部李大人送卷宗來了”。劉觀朝門外回一聲“請稍候片時”,就近身細語道:“我這日每日都忙,人來人往的,陳兄有何事見教,且請快說。”陳諤從袖中拿出一包物事,放在公案上,說道:“不才長話短說了,我無故落職多年,今日幸逢大赦,理當在起複之列,可有人說我玷汙方麵,不宜再用,可我實不甘心老死山林,煩劉大官人在聖上麵前為不才說幾句話。”劉觀問道:“陳兄就為此事麽?”陳諤道:“正是。”劉觀捏了捏案上的小紙包,順勢放在抽屜裡,笑道:“陳兄客氣了,這事不難,待我查明你落職的原由,再去聖上麵前說話。”陳諤原來擔心劉觀不願相助,見他收下禮包,就放心了,說道:“多謝,不才告辭了。”劉觀道:“五日後你去吏部,起複與否,那時便知。”

轉眼過了五日,陳諤來到吏部,蹇義問他是不是打點了人事?陳諤說他隻是據實陳情而已。蹇義告訴他說,聖上有旨,你還是可以做一個知縣,因問我哪裡還缺縣令,劉觀說海鹽縣尚無縣令。陳諤有些失望,蹇義問道你莫不是向劉禦史行賄了?陳諤連聲說不曾也不敢。蹇義道你原來是做山西按察使,如今屈尊作了海鹽知縣,隻要從此清廉做官,造福一方百姓,還是可以升官,將來做到京城也未可知。

腐腸之藥

.

.

.

歲暮大雪,文淵閣一片寂靜,隻有幾隻寒禽在閣前雪地上剝啄。當年太祖皇帝營造南京宮殿,在奉天門之東、文華殿之南建文淵閣,共有十間,紅牆黃瓦,是宮禁中藏書之處,後來因翰林學士增多,文淵閣成了學士們值日的內署。

一個人踏雪進來,是翰林侍讀學士李時勉。他來到前楹,在楹前長凳邊抖了抖衣冠上的雪花,就進入西麵五間的正門,看見正堂懸掛“文淵閣”匾額,匾下放置著幾架紅櫃,聽說櫃中收藏著三朝《實錄》副本,但未能一見。東南有一排書櫥,與西南五間隔開。楊士奇從書櫥邊出來,笑道:“李大學士,難得你大雪天來冷閣中看覷我們。”時勉道:“因公事到宮裡來,天真冷,討一杯熱茶吃。”士奇與他從書櫥間隙中穿過,看見楊榮、楊溥等幾個翰林學士圍著火爐坐著,有人手中拿著書,有人端著茶。士奇請時勉坐著烤火,喚差役泡茶。

“列位向火吃茶,在說些甚麽事哩?”李時勉喝一口茶問道。楊榮素知李時勉性情率直,平時喜歡議論時事,品評人物,凡是朝中的人與事,倘若有不合他的意,就要評議一番,就連皇帝也不回避。楊榮頗想聽聽他的議論,因道:“我們在說典膳局每日給皇上做許多肥膩的食物,這不利於皇帝養生。”時勉道:“大行皇帝在時,皇上還能節製,如今誰人敢去勸他?”楊榮道:“這飲食上的事,真個不好勸。皇上身為萬乘之尊,連吃些好菜肴都做不得主,豈不惱怒!”楊士奇道:“是的。但甘肥的食物卻是壞腦腐腸之藥。”時勉道:“我卻聽過皇上好色。去年在建寧選美女,還嫌不足,今年又在浙江選得好幾個美女,難怪皇上每日都起得晚。你們不見近來早朝時,皇上哈欠連天,神思昏沉麽?”楊士奇笑道:“這些消息我都不知道,你從哪裡打聽來的?”李時勉問道:“你真個不知,還是裝作不知?”楊士奇道:“我是真個不知。”

李時勉想起一事,說道:“那個原山西按察司陳諤是一個極善鑽營的小人,遇大赦令他作一介百姓便是,誰推薦他做了海鹽知縣?那可是一個肥缺嗬。”楊榮笑道:“你莫問是誰舉薦,終究要聖上點頭。聖上說陳諤雖是小人,也不宜再教他玷汙方麵,才讓他做一個知縣,遂有是命。你看那個伏伯安都惹出人命來,這回起複在工部當差。”李時勉道:“伏伯安隻是好色,為官不貪。當年建造皇宮,伏伯安督運巨木有大功,區區(造字:毛+幾,毛+巴)上的事算甚麽鳥事,這樣的才乾之人,理當重用。”楊榮、楊士奇等人都笑了。李時勉道:“皇帝在守喪期間,都不免點譚妃和宮女們侍寢;伏伯安旅途寂寥,偶然動了淫心,情有可原。我要上本進諫皇上。”楊榮道:“此本不可上,你上非惹龍顏大怒不可。”楊士奇道:“李先生,不才有一句相勸。年前不要去進諫,過了年你再去做一個忠諫之臣便好。今年也沒得幾天了。”李時勉不解,問道:“今年不去進諫,卻留到明年去說,這是甚麽道理?”楊榮笑道:“今年還是永樂二十二年,你去進諫仍是永樂年間的忠諫之臣,明年是洪熙年,你要做就做洪熙年間的忠諫之臣。如今聖上正要共圖惟新,期待著天下太平,所謂君臣一體,上下相倚,何必急於進諫哩?”李時勉冷笑一聲,說道:“我沒恁多講究。”但他心裡卻被楊榮說服了。

洪熙元年

.

.

.

.

洪熙元年春正月一日,皇帝在奉天門朝見群臣,因永樂皇帝崩逝之故,命禮部、鴻臚寺不作樂,群臣隻行五拜三叩頭之禮。禮部尚書呂震此前多次勸皇帝說,皇上初登大寶,天下文武之臣及海外諸國都來朝拜,皇上宜受賀作樂,如同大朝之儀。皇帝執意不聽,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黃淮都附議說皇帝不舉樂極是。皇帝心裡高興,說我爹才歸山陵,哪裡能立即喜慶起來,初二日我都不想出來見群臣哩。翰林學士李時勉卻想,新年天氣寒冷,誰也不想早起,據說皇帝很喜歡漢王送來的幾個美女,在被子裡親膩著暖玉溫香,自是比早朝快活。皇帝不是正好找著借口了。


最新小说: 型月:忍者正連接根源 斬神:天祖母讓我努力入編 回望之風雲驟起 大唐逆子:開局打斷青雀的腿! 氣納歸塵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救命!誤入戀綜,國民天後倒追我 精靈:退役冠軍的文娛生活 廢品回收站:核彈一噸五毛賣嘛? 山精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