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既然敢來,就彆想再回去了。這一戰,我要讓他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滅國之威!”
......
皇太極禦駕親征的消息迅速傳遍遼陽城內外,清軍士氣為之一振。
遼陽總兵府內
八旗將領齊聚一堂,皇太極端坐於主位之上,身披黃袍,頭戴九龍冠,目光威嚴。
濟爾哈朗、嶽樂、阿濟格等一眾將領分列兩側,神情肅穆,氣氛凝重。
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在眾人臉上,顯得格外肅殺。
皇太極環視眾人,聲音低沉而有力:
“諸位,賈玌率十萬大軍兵臨城下,遼陽城已是我大清最後的屏障。
此戰,關乎國運,朕決意親自坐鎮遼陽,與諸位共進退!”
眾將聞言,皆是一震,隨即齊聲應道:
“臣等誓死追隨皇上,與遼陽共存亡!”
皇太極大為滿意,微微點頭。
‘如此看來,範文程所言禦駕親征實乃良計也!’
接著目光掃過堂下眾將,沉聲道:
“如今賈玌率領的北伐軍勢如破竹,連破我大清三城,可謂兵鋒正盛,我軍雖集中力量於遼陽,但亦不可輕敵。
諸位可有良策,以應對當前局勢?”
話音剛落,堂下一片沉寂。眾將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敢輕易開口。
皇太極環視眾將,見無人應答,眉頭微皺,正欲再言,忽見濟爾哈朗上前一步,拱手道: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太極目光一凝,抬手示意:“但說無妨。”
濟爾哈朗沉聲道:
“皇上禦駕親征,親臨遼陽,的確令三軍士氣大振,此乃我大清之幸。
然而,賈玌此人不僅勇武異常,用兵之道更是狡詐多謀;
如今北伐軍兵鋒正盛,若其得知皇上在此,恐會改變策略,轉而圍而不攻,以逸待勞。
屆時,我軍雖士氣高昂,但若久困城中,糧草不濟,恐生變故。”
皇太極聞言,微微頷首,目光深邃:
“你所言極是。賈玌此人,我等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鋒,其用兵詭譎,不可不防。
故而,朕思慮良久,以為破局之道,不在遼陽,而在朝鮮平壤。”
此言一出,堂下眾將皆是一愣,紛紛低聲議論。
嶽樂忍不住問道:
“皇上,此言何意?遠水解不了近火,如何能解遼陽之圍?”
皇太極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鑲藍旗蘇察阿禮將軍如今正駐守平壤,麾下精兵數萬,且朝鮮境內糧草充足。
若朕密令蘇察阿禮率軍南下坐鎮遼東半島,直插賈玌後方,斷其糧道,則北伐軍必亂。
屆時,若有機會,我軍再出城迎擊,內外夾攻,必可一舉破敵!
即便無法尋得良機,亦可逼退北伐軍,使其士氣大減!”
皇太極話音落下,堂下眾將先是靜默片刻,隨後紛紛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臉上浮現出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