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親王府內,夜色沉沉,燭火搖曳,映照出忠順親王那張陰晴不定的臉。
他坐在書房中,手中握著一封密信,眉頭緊鎖,神情凝重。
信中的內容正是清國使者穆爾泰暗中派人送來的,無非就是有著些許對他不利的東西,以及一些能打擊到慶帝的消息,意圖拉攏他一同對付慶帝。
“王爺,此事非同小可,需慎重考慮。”一旁的心腹幕僚低聲勸道,“清國此舉,無非是想借王爺之手,挑撥我大慶內亂。若王爺輕信其言,恐怕會引火燒身。”
忠順親王冷哼一聲,將密信重重拍在桌上,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
“清國狼子野心,本王豈會不知?他們想借本王之手對付皇帝,簡直是癡心妄想!”
幕僚見狀,連忙附和道:
“王爺英明。清國此舉,不過是想坐收漁翁之利。王爺若真與他們合作,恐怕不僅得不到好處,反而會落得個叛國的罪名。”
忠順親王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與義忠親王不同,忠順親王並非對皇位耿耿於懷,也從未想過爭權奪利,甚至不顧大局。
他心中清楚,自己與慶帝之間的矛盾並非到了那般不可調和的地步。
自己之所以看不慣慶帝坐上那個位置,單純隻是不爽罷了,至於不爽的原因......
舊太子——乃是忠順親王的親大哥,對他極好,兄弟情深。
然而,舊太子因謀反失敗,最終喪命。
但忠順親王一直認為,慶帝不過是撿了便宜,才坐上了那個位置。
他心中始終對舊太子心懷不甘與憤懣,更對慶帝的登基心存不滿。
而義忠親王則截然相反,他始終對皇位虎視眈眈,甚至不惜為了權力而置大局於不顧。
這也正是當初父皇寧願傳位給慶帝,也不願將江山交給義忠親王的原因之一。
想到這裡,忠順親王微微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本王雖然對當今陛下有所不滿,但還不至於為了清國的幾句蠱惑之言就昏了頭腦。我大慶的江山,怎能因為外人的挑唆就陷入內亂?”
說罷,目光逐漸堅定。
雖對慶帝不滿,但絕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毀了大哥曾經用性命都想要守護的江山!
清國的陰謀,絕不能得逞!
幕僚聽聞此言,眼中露出滿意之色,如今慶帝的勢力大漲,彆說他們追隨的王爺了,即便是太上皇也無法再似從前那般與慶帝抗衡。
就連此前在想在揚州鹽稅上搞手腳的義忠親王,不止被太上皇嗬令門不出,麾下門僚此刻也是元氣大傷。
其智囊團——伴讀李卓,也就是被派往揚州攪渾水的李大人,更是被五馬分屍!
慶帝早已非吳下阿蒙!
這天下,隨著賈玌被慶帝扶持崛起,局勢早已明了;
此刻在與慶帝相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
想到這,趕忙說道:
“王爺深明大義!以王爺的智慧和遠見,自然不會被清國的陰謀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