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是個哥兒!"產婆喜極而泣,"七斤八兩,母子平安!"
幾個穩婆手腳麻利地替剛出生的小少爺擦拭身上的血汙,又用溫水輕輕清洗乾淨,再用早已備好的錦繡繈褓裹好。
而後小心翼翼地抱著繈褓走過來,滿臉堆笑地低聲道:
"少奶奶您看,小少爺生得可俊呢!眉眼像您,鼻梁像大爺......"
秦可卿顫著手,勉強抬起手臂,產婆會意,立刻將繈褓輕輕放在她枕畔。
孩子剛哭了一陣,這會兒倒是安靜了,小臉粉嫩嫩的,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半睜半閉,似睡非睡。秦可卿眼眶陡然通紅,指尖輕顫著撫上孩子的臉頰。
"孩子......"她的聲音哽咽,眼淚一下子滾落下來,"我的孩子......"
驀地,她想起了遠在戰場上的賈蓉。
若是他在,此刻怕是要欣喜若狂吧?他那樣驕傲的人,若是知道她為他生下兒子,豈會不滿心歡喜、抱著孩子不肯撒手?
一念及此,秦可卿心中既喜又痛,眼淚淌得更凶。
"大爺......"她喃喃低語,淚珠砸在孩子柔軟的臉頰上,暈開一點淚痕,"你可......一定要平安回來啊......看看,我們的孩子!"
就在這時,嬰兒忽然皺了皺鼻子,像是被她的淚水驚醒,小嘴一撇,再次嚎啕大哭起來。
哭聲嘹亮,在產房內回蕩,秦可卿愣了一下,旋即失笑,淚中帶笑地輕哄道:"好好好,娘親的眼淚惹你不高興了,是不是?"
她用指腹輕輕擦拭孩子的眼角,又將他往懷裡攏了攏,似是要把他緊緊護住。
丫鬟們見狀,皆忍不住掩嘴偷樂,連素來嚴肅的老產婆也笑起來:
"小少爺脾氣倒不小,像極了咱們大爺小時候!"
秦可卿聞言,眼神微顫,低頭細細看著懷中的幼子,仿佛要從他臉上找出賈蓉的影子。
"是啊……像他……"她聲音極輕,嘴角浮現出一絲溫柔的笑意。
今日賈府,可謂是雙喜臨門——遼東大捷,賈玌凱旋;寧國府長房嫡孫降世,血脈得續!
可唯獨她懷中這孩子,還未能見上父親一麵。
秦可卿摟緊繈褓,閉了閉眼,一顆心懸在半空——她隻盼賈蓉早日歸來,親眼看看他們的孩子。
——————
室外
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從內室傳來,霎時蓋過所有嘈雜!
白芷滿頭大汗衝出來報喜:“生了!是個哥兒!母子平安!”
賈梁氏雙腿一軟,眼淚“唰”地下來了:“今兒是什麼黃道吉日!我賈家雙喜臨門啊!”
賈敬聞言,原本挺直的腰背突然微微一顫。
這位素來清冷自持的寧國府老爺,此刻竟顯出幾分恍惚之態。
他緩緩抬起手,捋著花白胡須的手指竟在微微發抖。
"好...好..."賈敬的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眼中卻泛起一層薄霧,"我賈家...有後了..."
原以為自跟隨太子謀反之後,自知家族難逃傾覆之禍,卻不想竟能重見曙光......
他忽然轉身,朝著祠堂方向深深一揖,寬大的衣袖在風中簌簌作響: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賈敬...今日終可告慰先祖了..."
林黛玉站在一旁,看著眾人歡喜的模樣,不由得想起那個遠在遼東的身影。
她悄悄撫了頭上戴著的檀木簪子——那是他親手為她做的,此間...獨一無二!
緊接著,一眾人甚是歡樂,滿堂歡騰!
賈母最先回過神來,她那雙閱儘滄桑的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雙手合十不住地念佛:"阿彌陀佛!今日之喜,當真是祖宗顯靈啊!"
說著,老人家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激動得手中的拐杖都在微微發抖:
"快!快備香案!敬哥兒,今日這等喜事,你應當親自去祠堂給祖宗上香!"
王熙鳳眼疾手快地上前攙扶:"老祖宗慢些,孫媳婦這就去安排!"
邢夫人也忙不迭地湊上前:"老太太說得是,這樣的大喜事,是該好好告慰祖宗!"
賈敬與賈梁氏對視一眼,彼此眼中皆閃過一絲默契。
"老太太所言極是。"賈敬肅然頷首,並不反對賈母的提議,"此等功業,當告慰祖宗!"
他忽然挺直了腰板,仿佛年輕了十歲:"來人!準備三牲祭品,開祠堂正門!"
就在此刻——
外頭忽地傳來震天動地的鞭炮聲,隱約還夾雜著百姓的歡呼。
——原是宮中的報捷使者正騎馬遊街,所過之處,萬戶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