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禦書房沉重的紫檀木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
那個負責通稟的太監,幾乎是貼著門縫,像一片沒有重量的影子般溜了進來。
他甚至不敢抬頭去看禦座和階下那些帝國核心人物的表情,一進門就立刻匍匐在地,額頭緊貼冰涼的金磚地麵,用帶著明顯顫抖的聲音稟報:
“啟……啟稟陛下……五……五軍都督府史鼐、史鼎侯爺……並……並京營諸將……已……已在門外等候召見……”
他的聲音在死寂中顯得格外突兀和微弱。
稟報完畢,他趴在那裡,一動不敢動,連呼吸都屏住了。
預想中的回應......無論是陛下的“宣”還是重臣的議論......並未立刻到來。
禦書房內依舊是那令人窒息的寂靜,仿佛他剛才的稟報隻是一縷微不足道的微風。
這種無聲的壓迫感比雷霆震怒更讓這小太監恐懼。
他額頭的冷汗瞬間就冒了出來,順著鬢角滑落。
他不敢抬頭,隻能拚命地、極其小心地轉動眼珠,試圖用餘光去尋找他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夏守忠的身影,尋求一絲指引。
夏守忠此刻侍立在禦案側後方,位置極佳。
他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一尊泥塑木雕。但在那小太監眼珠轉動的瞬間,夏守忠的腳尖極其輕微地、幾乎難以察覺地向前點了一下。
老祖宗的意思是……等著?彆動?
小太監心中稍定,心中暗歎:每月的孝敬不是白交的,老祖宗遇到事情他是真幫你啊......
這般想著,但趴在地上的身體依舊僵硬如鐵。
果然!
死寂隻持續了極其短暫的幾息。
禦座之上,慶帝似乎才從對那三座礦山的無儘遐想以及與眾大臣的探討的結論中抽回一絲心神。
他緩緩地、帶著一種被打擾了美夢般的不耐煩,掃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小太監,喉結滾動了一下:
“宣!”
“是!奴婢遵旨!”小太監如蒙大赦,連忙叩頭,手腳並用地爬起來,躬著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倒退著向門口挪去。
在轉身開門退出的那一瞬間,他下意識地、飛快地抬了一下眼。
就這一眼,他看到了!
就這一眼他陡然愣住了——
他看到了首輔李青鬆那僵硬的、寫滿震撼與茫然的臉!
他看到了兵部尚書李毅那因為極度興奮和渴望,仿佛餓狼看到了肉似的而微微扭曲的麵容。
他看到了戶部尚書王寬那副魂飛天外、仿佛被金元寶砸暈了的癡傻表情。
......
他還看到了……端坐錦墩上的遼國公賈玌。
國公爺依舊平靜,甚至還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水麵並不存在的浮沫,那鎮定自若的姿態,與周圍凝固的、被財富衝擊得幾乎變形的氛圍格格不入,仿佛一切儘在掌握!
小太監心頭猛地一跳,不知所以,但不敢再看,慌忙低頭,迅速退出了禦書房,將那扇沉重的門再次合攏。
小太監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沉重的紫檀木門再次隔絕了內外。
門內那令人窒息的寂靜,卻並未因他的離開而打破。
巨大的財富、血腥的仇恨、帝王的野望,以及那個由賈玌親手描繪、由三座金銀礦山作為基石的“至治盛世”藍圖,依舊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讓空氣都仿佛凝固成了金子,沉重得令人難以呼吸。
慶帝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依舊處於巨大衝擊餘波中的重臣們。
他臉上的潮紅未退,眼中的攫取欲更加熾熱,深吸一口氣,而後打破了沉寂:
“諸卿......”他的目光最終落在首輔李青鬆身上,帶著不容回避的審視和一絲催促,“五軍府的將軍們,已在門外候著了。朕,等著聽你們一個準話!”
“嗡——!”
這句直白的催問,如同投入滾油的一滴水,瞬間讓階下幾位核心文臣從各自震撼的思緒中驚醒過來。
首輔李青鬆渾身一個激靈,仿佛從一場光怪陸離的金色夢境中被強行拉回現實。
他布滿皺紋的臉上還殘留著震驚的餘韻,但那雙閱儘滄桑的老眼,此刻卻因內心劇烈的衝突而精光閃爍!
——至治盛世!
賈玌那“堪比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描繪,如同最熾熱的烙鐵,狠狠地燙在了李青鬆的心尖上!
他李青鬆,朝中元老,位極人臣,官居首輔!
他這一生,位極人臣,所求為何?
——是那堆積如山的金銀賞賜嗎?
——是那煊赫一時的滔天權勢嗎?
不!都不是!
他求的,也是那青史之上,煌煌幾筆!
是那後世子孫捧讀史書時,看到“李青鬆”三字時,油然而生的敬仰與讚歎!
是能與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那些閃耀在文景、貞觀、開元等煌煌盛世畫卷中的千古名相並肩而立!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這才是他李青鬆,一個讀書人,一個宰輔,畢生所求的終極榮耀!
而此刻,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就赤裸裸地擺在了他的麵前!
佐渡之金!石見之銀!菱刈之礦!那是足以支撐起一個空前絕後盛世的基石!是足以讓“至治”這個年號,真正超越曆代、光耀千秋的資本!
有了這取之不儘的金銀洪流,他李青鬆胸中那些被現實束縛了太久的治國方略——興修水利、廣建學堂、減免賦稅、充盈府庫、撫恤孤寡、開疆拓土......
那些足以讓他躋身千古名相行列的宏圖偉業,將不再是紙上空談!
將真正有機會在他手中,化為現實!
這誘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讓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宰相,為之瘋狂!
李青鬆的呼吸陡然變得粗重,枯瘦的手指在袖中緊緊攥住,指甲幾乎嵌進掌心。
阻礙?有!
勞師遠征?耗費錢糧?海上風浪?倭寇凶頑?
......可這些擔憂,在如山如海的金銀麵前,在“至治盛世”的煌煌大義麵前,在名垂青史的終極誘惑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更何況......領兵之人,是賈玌!
是眼前這個端坐錦墩、氣定神閒、用一次次不可思議的勝利鑄就了不敗神話的遼國公!
是那個在遼東、在江南、在一次次看似不可能中力挽狂瀾的軍神!
有他掛帥,此戰......成功的把握,何止六七成?!
在但根據此前錦衣衛所調查的東瀛倭兵的武器、鎧甲以及火器等等詳情擺在眼前......
——九成!
如此把握還不敢下定結論,那他李青鬆——也枉為一朝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