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辰時初刻
水寨瞭望塔上·演武前一刻
鄭滄瀾扶著垛牆,海風將他腰間的令旗吹得翻飛作響。
身後幾名心腹將領按刀而立,為首的陳海川望著港灣中整齊列陣的戰船,忍不住感歎:
"大人,末將至今仍覺不可思議。自年前得那本兵書,咱們水師戰法竟能脫胎換骨至此!"
鄭滄瀾聞言,不由想起那本在自家書房內珍藏的——邊角已然翻得毛邊的《紀效新書》手抄本,感歎道:
"那是自然。當年黑水洋一戰..."他猛地指向遠處幾艘傷痕累累的舊式福船,"若早得此兵法,何至於折損十七艘戰船、六百兒郎!"
“可你們看如今——飛燕陣能讓十二艘戰船如臂使指,蜈蚣船的毒龍出水戰法讓倭寇防不勝防,還有那福船的三疊陣炮擊術以及五方陣......”他一把抓住垛牆,青筋暴起,“這些戰法,哪一樣不是大都督親筆所著?”
他說到這裡突然頓住,仰頭望著灰蒙天際翻卷的雲層,喉結滾動了幾下,聲音忽然低沉下來:
"不過......說來也怪.........據我所知,大都督從未經曆過海戰........."
眾將聞言俱是一怔。
鄭滄瀾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城牆磚縫,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
"可這兵書上記載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像是......都像是......"他的聲音越來越輕,最後幾乎變成了自言自語:"都像是親身經曆過千百次海戰的老將所書......"
陳海川等人麵麵相覷,此刻才猛然意識到這個驚人的事實——
那位年輕的國公爺,確實從未涉足過海上戰事。
可這部兵書對潮汐、風向、船艦特性的把握,對戰法、陣型、火器運用的見解,竟比他們這些在海上摸爬滾打半輩子的老將還要老辣!
鄭滄瀾突然重重一拳砸在垛牆上,震得牆磚嗡嗡作響: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他轉身麵對眾將,眼中燃燒著複雜的情緒:"一個從未出海征戰的人,卻能寫出這樣...這樣..."他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詞彙,最後隻能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神書!"
海風呼嘯而過,卷起將領們的戰袍。
這一刻,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隻有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在耳邊回蕩,仿佛在訴說著某種超越常理的奇跡。
他們皆是精通水戰的老將,自然明白這些看似簡單的戰術變化背後,蘊含著何等精妙的兵法要義——
他們比誰都清楚——紙上談兵的兵法何其多,但能經得起驚濤駭浪檢驗的,唯有大都督這部《紀效新書》!
參將趙明德突然手指一顫,低聲道:
"末將聽聞,這位大都督十二歲就在遼東改製新式火器。遼東軍械局那尊"子母連環炮",就是他親手繪的圖樣。"
他說到這裡,目光在眾人臉上逡巡一周,最後落在鄭滄瀾緊鎖的眉宇間。
海風卷著他的鬢發,這位老將的聲音忽然帶上了幾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