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的目光瞬間都聚焦在李青鬆身上。
隻見李青鬆神色從容,不慌不忙,再次躬身,隨即侃侃而談:
“陛下聖明。臣以為:倭島新附,敵情未靖,當仿遼東、奴兒乾都司舊例,行軍管民屯之策,暫不設布按三司。”
“首要,於九州設倭地都指揮使司,隸五軍都督府,由遼國公節製,總攬防務、清剿、屯田事宜。此為定海之基。”
“然倭地之重,在於礦利。故需特事特辦。臣愚見,可另設總理倭地礦務巡撫禦史一員,奉敕專營金銀開采、轉運、匠戶招募及相關民政,秩從三品或正四品,聽令於遼國公,亦可直接奏事於陛下。此員須極精乾、通礦學、善籌算,且忠心無貳。”
“其下,可分設屯田金事、礦課提舉等佐武官,可由巡撫薦舉,吏部兵部共銓選。”
“如此,則軍衛掌疆、文臣理財,兩相得宜,既不誤戰機,亦可速收實利。待數年後地方大定,再議是否改設行省不遲。”
“至於人選......巡撫禦史當選心腹乾員......屬官由各部及南直隸、浙江薦舉能吏......最終恭請聖裁。”
一番話說得條理清晰,架構分明,更是提議大定之後再議設行省......
殿內眾多原本還想爭搶一番的大臣們,聽到李青鬆如此具體、如此周詳且完全符合本朝體製的方案,瞬間都啞火了。
他們都不是蠢人,立刻便明白過來——這哪裡是“臨時提議”?
這分明是陛下早已召心腹重臣議定了大致方略!
想必此刻李青鬆所說出的,幾乎就是陛下的意思!
然而,另一個念頭卻不由自主地浮上所有人心頭,讓許多人下意識地偷偷交換著眼色,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撼與......荒謬。
這......這遼國公賈玌的權柄......未免也太過駭人聽聞了些!
本就是超品的國公,位極人臣!
已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理論上總攬天下兵馬!
如今東征大勝,陛下信重更隆,整個倭島的軍務由他節製的都指揮使司總攬,連那特設的、專管金山銀山的巡撫禦史都要“聽令於遼國公”!
這是何等滔天的權柄?軍、政、財,儘握於一手!
——古之權臣,怕也不過如此了吧?
一些心思較正的老臣不由得微微蹙眉,心生憂慮,覺得陛下此舉雖是基於信任和戰功,但未免恩寵太過了些,恐非國家之福。
而更多精於算計的官員,則在震驚之餘,內心開始了瘋狂的吐槽和呐喊:
‘陛下!我的陛下啊!您看看!您快睜眼看看呐!賈天戈......咳咳......遼國公爺這權柄,都快能自己開朝立廟、麵南背北了!您是真不擔心呐?’
當然,這話殺頭眾人也不敢說出口,畢竟上一個當麵參賈玌的直接被暴了頭!!!
想到這,甚至有人腦洞大開,內心戲十足:‘陛下這哪是養臣子,這簡直是養了個......呃......副皇帝?
就在眾人想入非非,議題趨今結束之時——殿外忽然傳來通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