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秦玉也安排妥當了!”
“那好,今天找你們來,也是聊聊這個朝堂官職分配的事情,整個朝堂三省八部都需要人手去填充,你們兩個對尚書省的八部官員有安排嗎?”
李萬年增設了農部和醫部,所以現在三省六部變成了三省八部!
“八部官員關乎到朝廷的運轉,事關重大,還是需要殿下親自把關的!”
王和自然是不敢輕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臣與王大人的看法一致,如今殿下對朝堂進行了重大改革,殿下想必早就心中有數了,所以我等就聽從殿下的安排就好了!”
秦玉也很聰明,在關鍵的人事安排上不做過多的乾預,因為李萬年不是普通的君王,他雖然年紀大,但是精力充沛,對朝政有自己的見解。
“好了,我今天也不是主要討論八部人選,而是討論尚書省兩位主官的人選,太宗擔任過尚書令,所以尚書令不會授予他人,但是尚書省的左右仆射需要有人擔任!王和!”
“臣在!”
王和跪下,但他的身子在顫抖,因為他知道接下來會麵臨什麼!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尚書省右仆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分管吏部、戶部、禮部、醫部!”
李萬年話音剛落,王和高聲說道:“臣謝殿下隆恩!”
王和腦子還是在發懵的狀態,他原本隻是一個被契丹人擄掠來的漢人縣令,後來投降李萬年竟然做到了宰相的官職。
“秦玉!”
“臣在!”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尚書省左仆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分管兵部、刑部、工部、農部!”
”臣謝殿下隆恩!“
秦玉的心中倒是有很多話要說,但王和就這一句,他也隻好說這一句。
”好了,現在你們似乎尚書省點左右仆射,現在可以提出你們心中的八部官員的人選了!“
李萬年說完,秦玉這時候才說道:“殿下,工科尚書臣推薦孔繁夕!其他尚書侍郎,臣還沒有確切的人選!”
李萬年點點頭,然後看著王和:“你呢,王大人?”
王和這才說道:“臣推薦第一屆農科狀元袁瓏平任農部尚書!”
“王保?就是那個培植出抗寒稻種以及棉花的進士嗎?”
“是的殿下,此人唯一的弱點就是年紀較大,今年五十有八了!”
“哈哈,孤的年紀也不小,不也做出了成果嗎?而且農部尚書就需要年紀大的才能夠擔任,他們經曆過蝗災、水災、旱災,熟悉農作物的生長之規律,如今正是發光發熱的時刻!”
“殿下所言極是,袁瓏平祖上一直就是耕讀傳家,到了他這一代,對農事十分有興趣,自己也種地四十多年了!”
王和對袁瓏平也是讚美不已。
“對了,去年種植的高寒水稻以及棉花產量如何?”
李萬年問道。
“回殿下,去年雜交的水稻產量比之前渤海國的水稻畝產量高了五成,棉花在遼東以及渤海沒有種植過,但也比大長和地區以及南漢棉花產量高三成!”
“好啊,這個袁瓏平本事不小,讓他繼續改善各種農作物的產量!同時該給的賞賜也不要少!”
“袁瓏平有殿下賞識,真是千裡馬與伯樂!”
“嗯,明天先讓這兩位來我這邊!對了,還有那個孔敏也喊過來,今天時間不早了,兩位也早點回去休息吧!”
“臣等告退!”
......
處理完政務,他現在要睡覺了,而李山已經拿來了牌子,讓他翻。
這一次,多了一個人,那就是祝英台!
“終於可以和英台兄光明正大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