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義的借著氣運之蠱走到了今天,而老夔王的想法大概也是如此,他當年之所以不想當皇帝,無非就是當時的大唐被藩鎮割據,藩國也離心離德,大唐的氣運早不如當年,而老夔王是修道天才,他不可能去接手這樣一個毫無前途的國家,來困住自己,所以他乾脆假死離開,然後親手覆滅大唐,再讓一個新的王朝誕生,而他最後吃掉新皇朝的氣運,一舉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杜光庭這一次,終於說出了老夔王的終極目的!
李萬年聽完,則問道:“那我現在做的事情,不就是將自己作為他的口糧了嗎?”
“但其實,在貧道見到殿下之前,以為下一個王朝的誕生點在四十年之後,那時候剛好也到了老夔王壽元之極!我當時的預測是他直接吞掉或者煉化王朝氣運,助力自己登頂,但沒想到殿下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進程!”
杜光庭說完,李萬年追問道:“他會加快突破嗎?”
“沒有這麼快!”
“你所說的煉化,和你們有區彆嗎?”
“區彆大了,他要做的就是是將氣運占為己有,消化吸收,而不是和我們這樣與王朝共生!”
杜光庭說完,李萬年就想到了後世的宋朝,因為從和老杜認識開始,往後數四十年,宋朝就會建立。
而宋朝因為後晉石敬瑭送出了燕雲十六州,雖然占據了中原,但北伐一直不成功,以至於被人金國攻破了開封,再被蒙古人攻破建康,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被打成了邊陲小國。
不過,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軍事成就雖然沒有達到巔峰,但經濟成就達到了公認的巔峰。
其實按理說,經濟發展的很好,軍事方麵肯定不差,但結果就是軍事一直提不上來,雖然這是君主的問題,目的就是避免唐末五代時期的藩鎮割據,但這裡麵也不能說沒有其他的因素參與。
“那結果會怎麼樣?我會死嗎?”
李萬年問道。
杜光庭點點頭:“許多人都要死!”
聽到這裡,李萬年的心情頓時沉重到極限:“早知道年後再問你這個問題了!”
“早一天知道也有早一天知道的好處!”
“說的也是!”
李萬年點點頭,但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宋朝的建立者不是趙弘殷的兒子趙匡胤嗎?
算算時間,應該還有一年多左右的時間就要出生了,而自己的父親應該早就猜到了下一個氣運之子會出現在哪裡!
而且,他應該是趙弘殷身邊的人!
想到了這裡,他的心情如翻江倒海般劇烈!
他一定要控製好趙匡胤的出生,讓一切變得可控!
但如何控製是一個問題,是不讓其出生,還是延遲其出生都有問題。
想到了這裡,他發現自己之前浪費了大量時間,之前明明可以做出很多準備的!
我真的該死!
杜光庭也注意到了李萬年表情上的細微變化,好奇這位在心裡想什麼?
李萬年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知杜光庭,他打算自己去做這件事。
“晚上宴請洛陽五品及其以上的官員!在太極殿設宴!兩位國師希望也一起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