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桌旁邊有一個鐵皮櫃子,裡麵不知道裝著什麼東西。
轉過頭去,左手邊還有一個小房間,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毒販子休息的地方。
從現場的痕跡看,這間店鋪就是那個毒販子一人經營,沒有第二個人的蹤跡。
在確定所有細節都已經拍照固定以後,徐陽在得到了宮子業的授意以後,打開了電腦。
以他的技術,電腦的密碼隻用幾個呼吸就破解了出來,裡麵的內容就像是一個脫光光的大姑娘,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電腦中有一個網店後台,一番操作下來,確定就是之前徐陽聊的那個店。
而這個老板還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記賬。
通過後台數據的調取,一樁東山省內的驚天販毒案展露了他的真容。
店鋪後台數據顯示,這個店鋪成立於半年前,累計成交單數多達一百五十多單,平均每天成交一單。
而產品的實際成交價格是三百五十元一克,交易總量為二十三公斤。
難怪今天這狡詐的毒販子失了智。
感情是徐陽直接開出了一個天價訂單。
禁毒支隊的警員們從上到下,先是驚喜,旋即便感到無比難過。
一百五十多次交易,以千萬計數的毒資,標誌著江城有很多的家庭被禍害到支離破碎。
這是功勞,也是恥辱!
更令他們心驚的是,這些毒品是從何而來?是不是意味著,這裡還存在著一個龐大的販毒組織?
這一切現在都沒有答案,需要等審訊,需要他們去偵查。
用了一個多小時,禁毒支隊在這個窩點當中找到成品毒品,多達十公斤,不過並沒有發現製毒工具,無法確定這裡是販毒組織交易的一環還是販毒的源頭。
不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突擊審訊,毒販那裡卻是交代了不少東西,倒是讓禁毒支隊上下鬆了一口氣。
根據那名毒販的交代,這些販毒行動所有環節都是他一人所為。
他本是某藥學大學的畢業生,偶然的機會接觸了毒品。
他知道這東西對自己身體有害,所以不吸,但是他看到了這裡麵的龐大的利益。
所以他就通過多種渠道弄到了製毒的原料和工具,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製出了純度非常高的冰糖,並通過網店的形勢出售。
由於他貨品的純度高,質量好,所以他在行業內的口碑也很好,有不少外地的吸毒人員和販毒人員都想從他這裡拿貨。
隻是他為人謹慎,不想步子邁那麼大,所以他的貨品一直都是在江城流動。
聽到這毒販的供述,所有人都氣得牙根癢癢。
你說他好吧,他弄毒品。
你說他不好吧?他的貨沒有在大範圍內流通。
不管大家怎麼恨,但總歸,毒販的心理防線不強,將他的所有問題都交代了,製毒的地點禁毒支隊也在他的供述當中找到了。
整整三百公斤的原料和半成品。
真是很難想象,這麼大的案子,竟然隻是一個人做出來的。
禁毒支隊迅速整理材料,上報到市局,市局又上報到省廳。
這一切動作都是在一天內完成的。
人是下午四點抓的,材料是當天晚上八點鐘到的省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