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先前的小插曲是真的。
那試問哪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子民。
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搞定一支正規軍小隊?
而且還不是步卒,而是騎兵!
一個能夠滅掉舊王朝的強大騎兵。
所以直到現在,他們確實都更願意相信那支小隊是運氣不好。
正好找到了一個重要的要塞,又被設下了埋伏。
才在這麼短時間內全軍覆沒的。
不過天幕不會因為他們的各種想法而受到影響。
排行第三的大唐王朝財富榜開始播放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臨皇位。
他端坐皇位之上,一次次朝議的畫麵切換間。
一道道命令發往全國各地……
他授田於民,保障農民的基本生存。
而他授田不僅僅是授予男丁。
就連寡婦,奴婢,工商業者也有田地。
這讓全國耕地比之隋末增強了一倍多。
同時嚴懲豪強非法占有他人田地。
規定土地交易需官府批準,儘可能遏製門閥擴張。
在唐初,曲轅犁普及江南,使耕種效率提升三倍!
在這種原始社會結構中,農業的提升,就意味著經濟的提升……
在基於這均田製的基礎上,推行了“租庸調製”。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讓百姓們可以用錢貨折抵役期。
讓百姓們可以自由選擇服役或上交貨物,實際賦稅比之前朝少了一半左右。
同時靈活的選擇,也解放了勞動力!
讓百姓們能減去服役時間,從而從事其他方麵的工作!
而在商業上,他廢除了隋五銖,重鑄貨幣,讓錢重統一。
促進了不同州府間的貿易。
尤其是重視絲綢之路,興建驛站,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係。
借助大唐上的影響力。
讓東西方貿易往來,胡商急速增加。
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發達。
以絲綢,瓷器等手工業產品,與胡人交換玻璃,香料等物品。
精簡重視少府監,集中管理絲綢,瓷器,兵器的生產。
還給私營的手工業免稅,便利商人,一定程度倡導商業。
讓長安西市的商鋪暴至數萬家,其中胡商商鋪將近有三分之一……
以至於在這個時期,長安隨處可見來自大唐以外的諸多異域人種。
雖然此時大唐還沒發展至巔峰,卻已是有萬國來朝的盛世之象。
【嬴政:沒想到這大唐也頗為重視商業,而且政治影響力也非同一般,竟能讓這麼多異國人來中原經商,氛圍似乎還不錯,確有明君之相。】
【劉邦:這麼看來,商業確實是讓一個國家快速富有的辦法,隻不過……就算是這被後來者稱為千古一帝的後世君主,還是沒能借助這一行業,讓百姓們的田產免於被人惦記和侵占,不然之前的糧食榜,說不定也有大唐的一席之地!】
【趙匡胤:那位龍國君主的想法確實太大膽了,我大宋也推行商業,但也不敢對農業進行那麼大刀闊斧的改革!】
【魏征:好像有些不對,我記得現階段有些事還在準備階段,但天幕已經播放了,難道說,這播放的不止是當前,而是與當前皇帝有關的整個時代?甚至是時代前後的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措施?】
【朱元璋: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吧,再者說,你們對我們來說,也已經是曆史,這些事都是既定曆史中注定會發生的。】
朱元璋,多爾袞,趙匡胤等人卻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先前連過去發生的事都能呈現。
那對他們來說,大唐也好,大秦也罷。
這都是過去之事。
當然這似乎有一個範圍,那就是局限於當代帝王時間尺度來,前後偏差不會太大。
【忽必烈:再怎麼樣,有些汙點是難以洗掉的,我看唐皇李世民如此勵精圖治,也有洗脫汙名的嫌疑吧。】
【朱元璋:玄武門之變,弑兄囚父麼?確實不妥,但從曆史角度來看,他或許是正確的,就算是大唐之後,也鮮有萬國來朝的盛世之象!】
【朱棣:確實,至少曆史證明唐皇是一位明君!】
說這話時,朱棣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李世民欣慰自己的功績得到肯定的同時。
卻也是有苦自知。
如果不是五姓七望牢牢掌控了太多賺錢的渠道!
在他繼位前期,處處受製於門閥世家。
他又何必如此鋌而走險,這麼大力的推行商業。
畢竟他是提倡以德治國的!
但商業是最容易敗壞道德的!
之後畫麵切換到了李世民的後宮。
所見畫麵,卻讓前朝曆代皇帝很是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