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注意力都落到了龍國蜀光城前。
許多王朝都不看好龍國。
這點還跟龍國的整體國力沒多大關係。
因為大清作為進攻方。
此刻是集中力量針對其中一座邊境城市的。
除非是龍國能提前預料到他們要攻擊這裡。
不然一個並不是要塞的城市。
如何能抵擋得住一個王朝集中起來的力量。
那差距得有多大?
戰爭前期,龍國是注定要吃虧的。
這一點換他們來應對。
也是同樣的結果!
隻有李世民等人一臉難以置信看著高銘。
這大清竟真的出現了在了天幕的一座城市上。
突然嬴政注意到了大清的紅夷大炮!
【嬴政:那是什麼武器?】
【朱元璋:那些是火炮,這是攻城利器,你們可以將其看成是投石機的加強版,威力要說比投石機大多少倒也沒有。
但勝在便利,所用人力少,不過看大清這些火炮的體型不小,或許這一技術在後世有所改進,就是不知道具體威力如何。】
火銃和碗口銃等小火炮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有雛形。
隻不過到了元末明初技術才算小成熟,才普遍被運用到軍事裡。
【劉邦:這麼小的鐵疙瘩竟然是攻城利器?】
一般火炮操作兩三個人就夠了。
就是紅夷大炮,一般也隻需要十人左右就夠了。
但一架大型配重式投石機一般則需要數十人拉索。
許多沒見過這武器的帝王。
紛紛打起精神,都想看看這些被朱元璋稱為攻城利器的東西!
但就在清軍開始搬運炮彈,調整大炮時。
多爾袞開始假仁假義的在天幕上說道:
【多爾袞:最後再給龍國一個機會,隻要龍國願意將這一區域的邊境十城賠償給我們,我可以不追究多鐸一事。】
【高銘:好好享受你最後的時光吧。】
【多爾袞:不見棺材不落淚!】
然而多爾袞話音落下。
一條彈幕瞬間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吳三桂:攝政王大人!我部遭到襲擊,敵軍數量不明!哨探都消失了!】
【嬴政:龍國竟率先對他們發動攻擊了!】
【朱元璋:是斥候小隊發生衝突了嗎?】
【趙匡胤:龍國反應速度也很快,不過這座城市看不到多少龍國兵力,恐怕守不住!這時候為什麼不依托城市進行防禦,等待援軍?】
【李靖:可能是突然遭遇才發生衝突的。】
【徐達:快看,天幕城市附近也出現了龍國的軍隊,不過好像隻有數千人!】
【劉邦:這麼看來,確實是小股在外搜索大清蹤跡的隊伍。】
眾人看見蜀光城清軍附近出現了一支龍國騎兵。
卻沒第一時間發起進攻。
而是保持一定距離眺望著清軍大本營。
【忽必烈:這一個城市選得很不錯,地勢平坦,適合騎兵野戰!視野開闊,就是附近有伏兵,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及時做出應對,這多爾袞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呂布:嗬嗬,說的我們龍國要完了一樣,要完蛋的是大清!】
【多爾袞:還想故技重施嗎?現在才發現我們,已經遲了!早在幾天前,我就已經在你們整個邊境散出去許多哨探,讓你們無法精準判斷我們的位置!按照既定計劃行事就行。】
多爾袞話音落下。
清軍大營最中心,多鐸的親衛統領伊爾登主導這一次對蜀光城的作戰。
他本是在將來會突入南京城,生擒南明皇帝朱由崧的人。
伊爾登當即下令在兩側組織起防線。
以此來對抗這一支同樣出現在荒野上的龍國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