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著眼前舉著酒杯,熱情洋溢的李世民。
下意識看向朱元璋,雖無話。
但眼裡的意思卻很明顯。
“父皇,你看,是李世民自己過來找我說話的啊!你可千萬不要誤會!”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卻是在寒暄後。
看著主座上的龍國皇帝,陷入了沉思。
其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見父皇沒什麼反應。
朱棣見狀這心才稍安了一些,連忙向李世民回禮。
這對朱棣來說,是曆史名人。
是開創了萬國來朝,打造了大唐盛世之人。
雖得位不正,卻用一生的功績證明了他確實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而沉思中的朱元璋想起曾跟著馬皇後學習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
他覺得自己進入龍國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便如這桃花源記一般。
一切都十分夢幻美好,都太過不可思議!
這種親身感受,深入民眾的點點滴滴。
他這個農民出身的人感觸比李世民還要更加深刻。
人人都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百姓交流間,也不是如何生存的問題。
而是要如何生活的更舒適。
最普通的農戶,衣著光鮮,都能挑三揀四商量著今晚要吃什麼肉。
還追求著什麼詩和遠方。
有那麼一瞬間的恍惚。
朱元璋覺得龍國的普通百姓過得比自己還要好。
至少沒那麼多憂慮!
做人最怕對比。
做皇帝更是如此。
在沒有看到龍國前。
朱元璋覺得自己如此優待百姓,如此重視農業。
就算如今大明還比不上漢唐盛世。
可至少百姓們過得應該還不錯。
但實際上每年貪官汙吏事件卻還是層出不窮。
先前更是在糧食榜單上丟儘了臉麵。
自己的百姓跟龍國百姓一比。
說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絲毫不誇張!
難道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這樣下去,有天幕的存在。
他們大明的子民會不會湧向龍國?
會的!一定會的!
因為沿途上,他碰到過幾支來自不同王朝的百姓隊伍。
但這些能怪那些百姓嗎?
不!不能!
吃不飽,穿不暖!
誰不向往桃花源?
天幕似乎對各王朝而言,這才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
朱元璋這一刻反而有那麼一些希望。
希望軍事榜龍國上榜後,確實能有龍國皇帝一些性格或為人處世上的黑暗。
不然……其後果不敢想象!
他雖在意百姓,但同樣在意自己手裡的皇權!
當然對朱元璋來說,這一趟也有好事發生。
當他進入龍國後,李世民便提醒他,龍國醫療技術先進。
若是家人已經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可以先找當地的醫院看看。
雄英已經成功打了預防天花的疫苗。
而馬皇後檢查後,說是積勞成疾,身體逐漸惡化。
同時還有什麼心理健康,心理俱憊的問題。
這讓朱元璋當時如遭雷擊。
這才想起來每次自己發脾氣。
每次要衝動懲罰下麵的人時。
馬皇後總是苦口婆心勸說他冷靜,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