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不用想,這肯定又是龍國皇帝鼓搗出來的吧!】
【呂布:還真彆說,你猜得真準!】
【朱棣:龍國皇帝當為曠古爍今,最為偉大的發明者!】
【忽必烈:不對,這確實可以載入曆史,但軍用價值恐怕沒有諸位想的那麼誇張,你們看這東西移動的速度並不快,而且也不夠高,真要投入到戰爭中,雖也有奇效,但前提是不能被發現,一旦被發現,會被亂箭射下來的。】
忽必烈仔細觀察後得出了這一結論。
【李靖:現在是講武禮,是讓人觀賞的,就算能飛,也不會飛得太高的,不過速度不快應該倒是真的,我們也是等待了一會,才看到他們慢慢移動過來的。】
【李世民:就算速度慢,飛的不是特彆高,但用來搞偵查的話,這絕對是神兵利器,人在空中,就如人置於山頂一般,能將下麵敵軍的動向看得一清二楚,可無視許多等地形障礙了……】
甚至李世民還想到了龍國之前那種爆炸物!
若是能帶上許多,配合用起來!那效果……
不敢想啊!!太嚇人了!
【魏征:你們都搞錯重點了,這東西最偉大的成就,不在乎它是否能投入戰場,而是能載人飛上天!】
【房玄齡:不錯,就飛天這一點,其價值和影響力就足以成為史書裡極為驚豔的一筆!】
【徐達:從結構來看,好像不是很複雜,若是後麵有提到是怎麼造的,或許我們也可以製造出來?】
【朱棣:真要這樣,那以後所有城池的防禦得再加一項空中防禦了!】
【朱元璋:龍國皇帝的奇思妙想和執行力實在太強了!】
【徐達:還是富裕,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嘗試,承受得起一次次失敗。】
……
而在眾人還沉浸在空軍部隊的隊形變換移動的精彩中時。
與龍國軍事榜同時開播的大秦與大唐也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
這兩個國家也呈現出他們在軍事力量上的特點。
天幕裡……
戰國時期,天下諸侯混戰不斷,民生凋敝。
秦國為求生存壯大,通過商鞅變法,以強軍事!
曆經六代秦王,逐漸成為最強諸侯國。
大秦,秦王時期。
“這天下單單一個劍字便有如此多的寫法,且互不通用,實在不便,文字如此,度,量,衡,亦是如此,若是將這一點放在各國關係,誰又能真相互理解?”
“此根源若得不到解決,秦國便需要時刻提防各國!這天下也永無安寧之日!”
“寡人要這天下皆為秦土!”
隨著始皇帝一統天下的思想萌發。
秦國在軍事上有了更直觀的變化。
嬴政沿用商鞅變法的軍功爵製。
打破貴族壟斷,讓平民可以通過戰功晉升,激發軍隊戰鬥力!
這放在後世王朝,並不是特彆罕見。
但放在當時貴族幾乎壟斷了一切上升途徑的時代。
基本就是秦國人改變命運,成為人上人的唯一機會。
同時秦國規定適齡男子都需要服兵役。
這讓秦國民風彪悍,從軍者多如繁星。
整個國家高度軍事化。
在嬴政執政時期,常規總兵力有八十萬左右。
若是在極限情況下,理論上可動員兵力多達兩百五十萬。
當然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且大秦也扛不住這樣的後勤消耗!
同時為了更好管理眾多士兵。
連坐法也被嬴政從各方麵進行了升級……
從隊伍裡的連坐,直接擴大到了鄰裡,親屬,同僚等等。
這確保了秦軍的戰鬥力!
也大大加強了軍事上的管理!
隻是這還擴大到了其他方方麵麵。
如謀反等大罪被“族誅”化。
甚至地方若出現罪犯,連同縣令,郡守皆有可能被處死!
【劉邦:暴君就是暴君!當初囚犯逃亡,我也差點難逃一死,不得已才落草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