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正播放大秦在當時武器裝備上的一些變化和優勢。
青銅劍鍍鉻,防止生鏽,保持鋒利。
發現並控製了許多鐵礦,鐵器開始普及,逐漸取代了青銅。
弩機部件標準化,可拆卸更換,做到迅速維修。
這也是大秦弩兵興盛的原因之一……
【徐達:武器裝備方麵,大秦在其時代確實做得很極致,就算是後麵許多王朝,箭弩依然普遍使用。
不過隨著騎兵逐步成為核心,和其他更便利,造價更低的箭弩誕生,大秦箭弩方陣主流位置下降,不過這不代表大秦的箭弩就沒有殺傷力了。】
【李靖:不錯,如果真與其他王朝對戰,他們自也會調整戰術,一般的士兵被箭弩射中,沒有護甲的話,非死即殘,但這些我們大唐能做到,也能做得更好。】
所以李靖還是有些耿耿於懷自己國家的排名。
大唐畫麵裡。
一座座工坊裡。
弩兵得到了強化,伏遠弩,箭矢更輕了,射得更遠,射速提升,每分鐘可射兩箭。
擘張弩,破甲箭可穿破一般皮甲。
冶鐵技術提升:
明光鎧革新,添加了鏡麵甲設計,增強了抗劈砍能力……
馬鎧普及,重甲騎兵明顯增加增強。
馬槊升級,破甲能力遠超長矛!
包鋼法鍛造的橫刀,硬度提升,可斬斷普通的鐵製彎刀。
炒鋼法鍛造的陌刀,兼具韌性與硬度,專克騎兵,可做到人馬俱碎的效果!
且大唐在吃過虧後,大肆培育了許多戰馬,重視騎兵。
玄甲重騎兵更是殺戮重器。
攻城器械上,也改進了投石機和巢車雲梯等。
總的來說,大唐的武器裝備,在可觀的經濟國力下,有全麵開花的趨勢。
這些技術一直沿用到後續多個王朝。
甚至許多王朝因沒有大唐那麼好的經濟支撐。
想要達到大唐初期的規模,都難以做到。
正如朱元璋曾說過的一句話。
文明有時候不一定是走前進之路的。
【程咬金:武器裝備方麵,我大唐要更於大秦吧。】
【朱元璋:不錯,許多武器裝備,就是放到現在,也不一定能達到你們大唐的產量。】
【李世民:如此看來,我大唐該比大秦強大才對,我大唐兵力雖不如大秦,但論將領,我也自信不會輸給大秦。
而看現在的裝備,我大唐也要更強一些,戰術這東西倒是不好說,畢竟都會隨機應變的,但我大唐騎兵明顯是要強於大秦的。】
李世民也很不解為何自己的大唐會排在大秦後麵。
【嬴政:軍事強弱不是光看裝備兵力就行的,還有其他諸多因素。
雖然不知道你們後世軍事有多麼強大,但隻要不是出現像龍國那種令人難以理解的武器裝備,朕都有信心能戰而勝之!】
【趙匡胤:或許需要看到實際戰役才能進一步判斷。】
【李靖:我對大秦曆史也頗有了解,我大唐不可能會輸給大秦的。】
【徐達:或許是大秦在近乎全民戰備的情況下,動用的人力物力要超過大唐,以量取勝?】
【程咬金:倒是有這個可能……】
【忽必烈:大秦這樣的武器裝備,我大元都能贏,就是這大唐,我大元也有望能戰勝!可他們都在排在我大元前麵。】
從現在天幕播放的內容來看,忽必烈不覺得自己會輸!
【魏征:龍國的空軍方陣檢閱完了,接下來該是龍國的軍備畫麵了吧!】
現在大秦,大唐的畫麵都是軍備鍛造畫麵……
暫時沒什麼令人矚目的高光時刻。
然而龍國的軍備武器,卻是讓他們十分在意。
因為火槍,爆炸物,能在天上飛的東西……
這些可都是遙遙領先眾王朝的!
若是他們也能學會。
那軍事力量一定能大大提升。
【忽必烈:很快有些東西就不是龍國一家獨有的了!】
【藍玉:沒有武器威力展示環節嗎?】
【朱棣:應該是會在實戰或演練中體現,這閱兵儀式,主要還是觀賞性質的!】
天幕裡,確實呈現出了龍國武器裝備上的畫麵。
隻是隨著畫麵開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