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遊牧民族的特點。
他們轉念一想,便知道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
就連龍國國師都覺得這是個難題了。
但龍國皇帝卻將簡單二字脫口而出。
甚至沒有過多思索!
這怎麼能不讓人為之一驚!
大家都是帝王,都是一個肩膀上扛著一個腦袋。
在政事上的差距,沒有那麼大吧!
【忽必烈:難道是要學大秦,將這些隱患全部坑殺了嗎?】
【趙匡胤:不,真要如此,龍國又何必大費周折,去摧毀他們的精神信仰,瓦解內部的團結……】
天幕裡,龍國皇帝給出了答案。
“首先兌現給那些投靠我國的草原農奴的承諾,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草原,讓搖擺不定的人親眼看見歸順我們的好處。”
“其次,在草原各國留下用於生產耕種和建設的軍團,在這邊方麵,一定要把待遇給到位了。
我們龍國的將士們背井離鄉會很辛苦,不過等到道路建設好,他們便可自由快捷往來,這能穩住局勢,且一點點削弱遏製他們的反抗意誌傳遞開來。”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你覺得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夠抗得住我國的繁華攻勢?我國無論是醫療,還是生活各方麵的便捷,領先他們多個時代……”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不出十年,甚至更短時間,他們便會完全淪陷於我國的繁華,成為我國最忠實的子民!”
當高銘心平氣和道出這三條針對草原部落的措施後。
世人瞬間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嬴政:這是……要將整個草原徹底融入他們龍國,而且……很有可能做到!】
龍國現在擁有的東西。
就連他們都垂涎欲滴。
現在許多王朝都有人口流向龍國!
這些草原蠻子又怎麼可能抵擋得住這種攻勢?
【劉邦:將一些軍團留在草原,就不怕滋長了他們的野心,讓他們自立為王嗎?】
【魏征:彆的王朝做不到,但龍國能做到,龍國生活多優渥便利?誰會放棄這麼好的生活?
而且……舉國上下對龍國陛下何其崇拜?隻要龍國陛下還活著,誰敢自立為王!!】
【李世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真的有可能會成功!不,應該是必然會成功!】
自漢初以來,確實有許多皇帝都嘗試用貿易控製草原部落等。
甚至設立都護府之類的。
但很多時候,這並不是實質性的控製。
因為他們的商品還沒有到能夠完全深入控製整個草原部落的地步。
很多時候是為了交換所需和創造利益收入。
而都護府象征意義多於實質意義。
更不敢真的派兵團去!
一是消耗大,得不償失。
再者是山高路遠,真要有人滋生野心,那真是養虎為患了。
更彆說讓他們學會耕種,將便捷寬敞的道路從自己國土修到他們那邊過去了……
他們不敢想,因為沒錢啊!
有錢誰又會這麼造?
而其他王朝最多是利用各部落的矛盾,分化他們……
但那不算是完全控製,頂多還是名義上的管理關係和削弱而已。
而龍國卻是將草原土地分配給那些臣服龍國的人!
瓦解他們的反抗意誌,得到好處的人。
不用他們去分化,他們自己就會維護這份利益。
去與那些雖是同族。
但可能仍有反心的人做鬥爭!
自動維護龍國利益!
高!!實在是太高了!
綜合種種,許多朝代雖都打贏過草原部落。
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甚至有的臣服沒多久就又叛變了。
但龍國這多管齊下。
李世民是真的覺得龍國能相對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基於他們的國力,以及彆的王朝所沒有的東西而做出的策略!!
【李世民:這其實……才是龍國最可怕的能力!】
【朱元璋:什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