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過很多龍皇與上將,謀士們相遇的場景!
猜測龍皇是如何讓這些人為自己所用的。
是否有如三顧茅廬一類的事情發生?
畢竟越是有才華的人。
就越不容易收服。
總會有自己的要求和脾氣。
可萬萬沒想到龍皇三言兩語間。
便收服了一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起義軍領袖!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李靖:難道說,龍皇在當時是非常有名望的義士了?張角對此早有耳聞,神交已久?】
【李世民:不排除有此可能,但可能性應當不大,剛才的畫麵來看,兩者更像是在某件事達成了統一共識,故而張角才拜其為主公!】
【魏征:不錯!理應如此,以後世對張角的了解來看,他可能是聽聞此地百姓反抗暴政,刻意來到此地,又看到龍皇帶領百姓戰勝敵軍這一幕,便出聲問龍皇如何看待那些百姓,在得到龍皇沒有將百姓當做謀權的工具,反而是將自己融於百姓中,明白了他們是一路人,欣然為其效命!】
【朱棣:若是如此,那倒是合理了,而且龍皇喊出的口號,也正好與曆史上的張角天師共同之處!】
【劉邦:可是這答應的也太快了!】
……
眾人猜忌不斷。
高銘隻是靜靜看著。
不能說他們猜的都是錯的。
至少魏征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他當時所說的話,確實是為了進一步獲得張角的認可!
王朝係統獎勵的人才。
是隨機出現在自己方圓幾十裡內的。
雖然不管如何,他都會在幾天內與其相遇。
且他們會完全忠於自己。
但忠誠於自己,隻能讓他們發揮百分百的能力。
但如果能讓他們發自身心認可自己。
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潛力。
讓他們變得更富有創造力!
他當然希望這些忠臣的成長上限沒有被封死。
所以每一次遭遇。
他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說服他們。
並闡明自己這麼做的原因。
不過高銘不會因此就編織一套套謊言。
如果能更進一步認可自己的所作所為。
那自然更好,就是不能,也還有保底百分百的能力發揮。
對高銘來說,隻有賺和血賺兩個選項。
永遠不可能虧的!!
不過若是他們能接受自己的理念。
那麼相處起來也會更加有默契,更舒服……
【嬴政:從這一戰來看,龍皇這邊作戰的都是隻有一腔血勇的百姓,可以初步判斷他確實沒有其他勢力的援助。】
【李世民: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的繁榮昌盛的龍國麼?】
【趙匡胤:沒有任何勢力,那這麼早就揭竿而起,官府不可能會坐視不理,他要怎麼渡過這個難關?】
【嬴政:龍皇這時候手裡不是已經有幾種高產農作物嗎?如果大乾朝政腐敗的話,或許可以用其先收買當地官員,為自己的發展贏取時間。】
【朱元璋:一城之地都沒有,隻靠幾個村莊,就算發展起來也很有限。】
【劉邦:或許暫避鋒芒,帶著村民逃入山中,靜待時機,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嬴政:不管從哪看,這局麵對龍皇都很不利,龍皇會怎麼做?】
這樣的開局,不管是對哪一個皇帝來說。
都是非常有難度的!
畢竟沒有多少根基就直接帶領村民反殺官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