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們交流的應該是儒學經典《論語》,可為什麼他們解釋出來的意思,卻如此的與眾不同!】
要不是忽必烈已經對中原王朝,中原文化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他都要懷疑以前自己學的是不是假論語了!
是不是以前的教書先生忽悠他的了!
畢竟這兩人能用來交流,還如此理直氣壯!
仿佛他們才是正統一樣!
【程咬金:論語竟然還可以這麼理解嗎?】
【房玄齡:你你你們……怎麼可以如此褻瀆聖人之作!!】
【呂布:怎麼就褻瀆了?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不同,千人千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
【項羽:不這樣記,怎麼把論語背下來?在我所在的時代,儒學並不出眾,也不是必須要學習的內容!陛下說,不管我們用什麼辦法,隻要把東西記下來就行。】
【諸葛亮:這是陛下根據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時,隨手舉的一個例子,隻是沒想到他們記住倒是記住了,卻沒想到會用來對決,還真是……】
諸葛亮也有些無語!
兩人反駁的理直氣壯!
一時間竟讓許多儒學大家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感覺他們說的好像是有一點點道理!
但不多……
那帶著詭辯!!
【魏征:額……】
如果不是這辦法是他的偶像龍皇提出來的!
他才不管項羽,呂布現在有多麼了不起。
一定要將他們噴得無地自容!
他們的聖賢書怎麼能被曲解成一部武將鬥法的書籍!
這絕對是褻瀆!
是要狠狠抨擊的!
但如果不用這種辦法!
他們可能真的記不住?
現在雖然知識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進入了他們的腦海裡。
但至少也是記住了……
早晚能理解真意的吧!
【朱棣:褻不褻瀆先不說,他們後麵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怎麼越說越激動,一副隨時可能會乾起來的樣子?】
【李世民: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解來看,那項羽回應的那句話,原來的意思是知道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如果放在對決上,那應該是能打能打,不能打就彆打!
而呂布那句話的意思應該是真君子乾架有種彆用武器!】
【諸葛亮: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程咬金:陛下厲害啊!就是呂布這話聽起來,還是底氣不足啊!項羽的實力還是要強不少!】
【呂布:哼,遠程對決就不一定了!】
【嬴政:千人千解,聽起來也確實有一定道理。】
嬴政倒不覺得這有什麼褻瀆的
他本來就不是特彆喜歡儒學。
反而覺得這頗有意思!
……
在眾人議論中,關於大漢王朝的軍事榜總結也出來了!
【第六王朝大漢軍事榜單播放完畢,本排行榜與總兵力,軍製,軍備,戰役,名將,人才,持久作戰力,個人皇帝影響力有關。】
【總結,大漢常規總兵力四十萬(六十萬加),軍製:義務征兵,募兵製,諸諸侯私兵……軍備:鐵製武器成為主流,騎兵武器多樣化,甲胄改良……戰役:滅大秦之戰,滅西楚之戰……主要將領:韓信,張良,曹參……主要持續作戰力;人才選拔教育:軍功爵製,薦舉製,任子製,吏員製……國家財富:農業一般,商業差……】
【個人皇帝影響力:受統一思想影響橫掃天下,崛起微末,屢敗屢戰,具有百折不撓,底層逆襲代表意義,強漢王朝奠基人……】
【劉邦:我的個人影響力,竟然隻有這麼一些麼……最大的功勞可能隻是一個強大王朝的奠基人和不容易被失敗打倒的肯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