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歌當然知道德科是誰。
穆裡尼奧在波爾圖創造波爾圖奇跡的絕對核心。
巴塞羅那裡傑卡爾德夢二時代的中場指揮官。
一名出生於巴西,為葡萄牙效力的中場球員。
他擁有巴西人的技術,也擁有歐洲球員的紀律性。
出身於巴西,風格卻以實用主義而著稱。
擅長短傳,長傳,遠射,攔截。
進可攻退可守。
是中場節拍器的代表人物。
同時。
也是21世紀前十年中,世界足壇中場變革的一個標誌性人物。
和皮爾洛一樣。
是“前腰後置”的代表人物。
隨著世界足壇進入了新世紀。
更加科學合理的球員培養體係。
能夠批量化的培養出一批批能夠遵守戰術紀律同時又有非常強大的體能的球員。
進入新世紀後,世界足壇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球員變得更加能跑了——以前一場比賽下來,球員平均跑動六七千米很正常,上了八千米都算是非常激烈的比賽了。
而現在。
一場比賽,球員平均跑動不到一萬米,屬於摸魚劃水。
而建立在“球員們跑動能力更強”的情況下的防守,能建立起移動更快速更加密集的防守體係,再加上新世紀初穆裡尼奧帶領波爾圖拿到歐冠冠軍後,許多球隊都開始模仿穆裡尼奧的戰術體係,在三十米區域建立起更加嚴密的防守。
傳統的古典前腰們的生存空間因此而被壓縮了。
這個時候。
有些教練們開始思索把前腰往後挪。
既然在中場中路,對方三十米區域無法進行有效的進攻組織。
那就讓前腰們在彆的地方尋找生存的機會。
九十年代就已經湧現的以雷東多、阿爾貝蒂尼等球員為代表的後腰們就已經開始兼具組織進攻的能力了。
那時候,這種後腰被稱為節拍器。
而把前腰後置這個理念徹底完成的還得是安切洛蒂,在AC米蘭時期把皮爾洛從前腰挪到了後腰,利用皮爾洛的長傳、大局觀,在後場避開壓迫,梳理進攻。
在這之後。
皮爾洛就成為了“拖後組織核心”的代名詞。
而在巴塞羅那。
德科從某個程度也扮演這個角色。
他從前腰位置上挪到了後腰,控製球隊的進攻節奏,指揮進攻方向。
成為了波爾圖拿下2004年歐冠冠軍、巴塞羅那拿下2006年歐冠冠軍的絕對核心級彆的球員。
“節奏控製...”
蘇長歌若有所思。
他仿佛多了不少關於這方麵的感悟。
但具體多了一些什麼,他自己也說不太上來。
或許這就是“天賦”與“經驗”。
鏡頭牢牢鎖定了蘇長歌。
“他是本場比賽的最佳球員,兩個進球,一次直接助攻,一次策動進攻,馬德裡競技的四個進球都和他有關!”
“贏下這場比賽,馬德裡競技拿到43分,領先馬拉加5分排在第四,落後第三名的瓦倫西亞2分。”
“而對於巴塞羅那而言。唯一值得幸運的事情,是皇家馬德裡這輪聯賽也輸球了,否則他們之間的積分差距將會被拉大到10分。從某個意義上來說,馬拉加和馬德裡競技分彆戰勝皇馬和巴薩,這是為這個賽季西甲爭冠的激烈程度加了一把火..”
“皇馬和巴薩在同一輪聯賽輸球,這可真的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解說員們說著的時候。
馬德裡競技的球員一個接著一個上來與蘇長歌擊掌,相擁。
最後是西蒙尼大笑著衝了上來。
“來吧,我的孩子!我們的英雄!”
西蒙尼張開手臂,一把把蘇長歌攬入懷中,朝著頭頂就是mUa了一口。
現在對西蒙尼來說。
怕是親兒子都不如蘇長歌可愛。
接著馬德裡競技全隊來到了客隊看台下,對來到客場的遠征軍們致敬。
而另外一邊。
巴塞羅那的球員們匆匆走出球場。
混合采訪區。
記者們呼喚著巴薩的球員、
“嘿,梅西,梅西,接受一下采訪吧?”
梅西低著頭匆匆而過,拒絕了一切采訪要求。
“桑切斯...”
智利人擺著手,同樣不想接受采訪。
最後。
隻有巴塞羅那的隊長哈維站在了媒體記者們的麵前。
對於任何球員而言。
一場在比賽還剩下十分鐘的情況下自己還是領先的比賽。
結果被人在最後十分鐘進了兩個球逆轉,最後一個還是壓哨絕殺的進球。
無論是誰,怕是一時半會兒都難以接受。
哈維的臉色也不好看。
不過作為隊長。
他現在隻能硬著頭皮了。
“在皇家馬德裡丟分的情況下,巴塞羅那沒能抓住機會追三分,這會不會讓你感到遺憾。”
“當然,當然,這當然是遺憾。原來有一個好機會擺在我們麵前,可惜我們沒把握住。”哈維搖著頭說道,“我們沒能利用好這個主場,這是我們的問題,也許我們也會因此而遭到懲罰。”
“對這場比賽怎麼看?”
“我們輸給了一支強大的球隊。”哈維說道,“尤其是他們的中場球員蘇,我們甚至可以直接了當的說,我們就是敗在他的腳下。很不幸,我們遇到了狀態如此出色的蘇,希望下次遇到他的時候他的狀態可以不要這麼好。”
哈維苦笑道。
接著他擺擺手。
拒絕了接下來的幾個問題,匆匆轉身離開了。
隨後馬德裡競技的球員們也三三兩兩而來。
記者們沒有去追逐其他的馬德裡競技球員。
他們一心一意的等待著蘇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