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爾製造了第一波攻勢。
雖然這進攻套路很簡單。
但這種簡單直接通過邊路快速突擊的辦法,有時候還真的很難防範,尤其是他們的邊路球員個人能力強的時候...
球回到了馬德裡競技的腳下。
庫爾圖瓦把球擺好。
準備開球。
他沒大腳把球開出去,而是先傳給中後衛戈丁。
緊接著馬德裡競技的球員就紛紛拉過來接應了。
蘇長歌過來接球。
雖然他身邊始終有人盯著,但戈丁還是很信任蘇長歌。
蘇長歌迎著球接球,不停球一腳挑傳,足球從防守球員頭頂過去,精準的找到了在邊路接應的科克。
“漂亮!蘇長歌輕鬆一腳轉移球就破掉了裡爾高位逼搶的企圖!”
解說員何偉高聲道。
裡爾的球員見高位逼搶沒便宜可占。
於是就一股腦的回撤了。
他們高位逼搶也就是個姿態,並沒有很堅決。
對方既然把球傳出去了,他們也就意識到,用高位逼搶對付蘇長歌風險很大,還不如收縮回半場防守。
科克雖然也踢邊路。
但他和帕耶不是一個類型的球員,他不是突擊手。
裡爾的陣型一窩蜂收縮回來之後,他就先把球護住,然後等蘇長歌上來後,又把球傳了過去。
裡爾對蘇長歌的防守顯然十分重視。
蘇長歌無論走到哪兒,身邊都有防守球員。
雖然並不一定是同一名防守者,但他無論走到什麼區域,該區域的防守球員一定會頂上來。
這不。
他剛一接球。
裡爾前腰馬丁就直接撲上來。
氣勢洶洶。
蘇長歌一看對方這架勢就知道他要乾嘛了。
現在他接球的位置還在己方半場。
對手肯定想著上來上身體的。
反正在這個區域。
被吹犯規也無所謂。
都防守方來說。
他們根本就不怕這種在對方半場的任意球。
但蘇長歌對這樣的防守早就有所預料。
雖然他不怕和對手身體對抗。
但他也不想為了對抗而對抗。
這種會拖慢自己球隊的進攻節奏的對抗,不要也罷。
他當即輕輕一敲,把球敲給加比後橫向一拉,避開了氣勢洶洶的馬丁後重新拿到球轉身往前退過了半場。
就在此時。
裡爾隊全隊往中路收縮得更加緊密了。
加西亞顯然是下了功夫的。
他對蘇長歌的防守,並不隻是一招“加強前場的侵略性”而已。
這是一套小連招。
其中最關鍵的。
就是密集中路。
不給蘇長歌任何突破的機會。
雖然邊路空間因此大了。
但隻要中路夠密集就行了。
因為馬德裡競技的進球很依賴中路的蘇長歌。
無論是他在中路的直塞、突破,或者是他的遠射。
密集中路,讓蘇長歌把球傳到邊路去,讓完成往禁區內的最後一傳的球員不是蘇長歌,而是彆的馬德裡競技的球員,這就能有效的削弱馬德裡競技的進攻效率。
雖然這無法完全避免丟球的可能。
但足球場上便是如此。
戰術的作用就是揚長避短,減少對手進球的概率,增加自己進球的概率。
麵對對手密集的中路防守。
蘇長歌果然把球分到了邊路去了。
看到這一幕的加西亞稍微有些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下來。
接下來的比賽更讓他篤定自己這一套戰術的正確性。
放邊,夯實中路。
果然是有效果的。
雖然邊路馬德裡競技的球員輪番獲得傳中的機會。
但卻沒有對裡爾的防線造成什麼太大的威脅。
和蘇長歌比起來。
其他的馬德裡競技的球員傳球威脅性就大大降低了。
蘇長歌在分了幾次邊路之後。
就意識到了對手的想法。
他看了一眼場邊的加西亞。
這位裡爾主教練還真的挺有意思的。
他是覺得現在這個情況,他無法傳出威脅球是吧?
蘇長歌招手,把球要到了腳底下,然後又迅速傳出去,接著跑到下一個位置接球。
接,傳,跑。
他在前場移動著。
不讓自己站死了,被對手的防守包圍上。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
他不斷的觀察場上形勢。
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形勢圖”。
雖然裡爾收縮在了中路,但他們的中路防守也並非密不透風,更何況...
蘇長歌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固定在中路。
他開始更多的在兩側肋部接球。
這幾乎一下就打在了這個狀態下的裡爾隊防守的軟肋上。
因為蘇長歌找的這個位置,太讓他們尷尬了。
他們的企圖是試圖密集中路,在門前豎起一塊盾牌。
按照他們的設想。